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破思维定势 拓展无限可能 ——国能陈家港公司安全“担当”文化建设经验之创新意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1 1 朱延海命名创新工作室.jpg

●朱延海命名创新工作室

■ 王亚斌 韩慈

安全文化是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安全行为以及与安全相关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对安全生产起着引领方向、提升水平、彰显形象的重要作用,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手段。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品牌是“担当文化”。尤其是在培养员工创新意识方面,要求每个人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创新意识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创新意识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创新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持续改善的重要推动力。员工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够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果。其次,创新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新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方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例如,利用新技术和设备可以提前预测和预防事故风险,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创新还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遵守现有的规定和方法,而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员工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敬业意识都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意识都需要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发展。

总之,创新意识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二、树立创新意识的特色做法和亮点

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挑战传统观念。公司引导员工多角度思考有助于发现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提高创新能力。让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一)抓好基础建设,优化创新环境

制定下发了《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创新工作室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创建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阵地建设,坚持统筹兼顾。结合各专业业务范畴和技术特点,为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场地、经费及设备设施等。陈家港公司创新工作室工作及培训场所约150平方米,投入基础设施经费4.1万元,同时每年给予活动经费5000-20000元不等,用于支持创新工作室开展工作。

(二)抓好团队建设,增强创新能力

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为带头人,充分发挥领军人物、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大力推进分层次、多类型、针对性强的岗位练兵,推动和带领员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行家里手,使创新工作室成为培育先进和人才的沃土,员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逐步形成立足岗位全员创新、依托班组团队创新、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的“三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创新工作室的人才集聚效应和创新聚合效应得到充分彰显。王静、周向阳连续两年在江苏公司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2名成员荣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技术能手,52人次在公司各类技能大赛、省行业协会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三)抓好标准管理,构建运行机制

明确创新工作职责,对创新工作成员进行分工,结合生产现场疑难杂症、技术难点、创新点等因素,合理设置攻关项目,有序推进项目攻关。各项工作围绕制定的目标,每月进行一到两次学术性交流,将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摆到桌面上,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形成从问题收集,题目优选,任务下达,过程控制到成果验证推广的技术攻关模式。建立创新工作管理考核细则和命名授牌机制,按照“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授牌一个”的原则,命名示范效应强、创新成果多、发挥作用好的职工创新工作。朱延海、胡海将被命名为江苏公司级创新工作带头人,朱延海被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省部属企业系统示范性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四)抓好成果孵化,注重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提高创新成果质量,让创新活动更加扎根基层、贴近实际。在课题立项环节,与“五小”、QC小组相结合,从生产实践中寻找创新突破口,工作中发现的小问题随时提出,着力解决生产难点和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凝聚全员智慧,提升企业效益;在成果转化环节,规范成果申报、鉴定、转化流程,积极与省行协、地方工会沟通联系,争取申报更多荣誉奖项机会。加强成果宣传推广,为优秀项目制作成果发布视频,目前完成7项成果视频制作,通过公司内网、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展播。截至目前,累计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1项,疑难治理和QC课题项目159项、小改小革项目478项,科技论文84篇,累计荣获国家行业协会荣誉4项,省行协荣誉5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1项。各项成果的应用,为公司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五)抓好培训工作,提供发展机会

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员工可以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思考问题和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一是国能陈家港公司组织开展中层管理人员及青年人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班(值)长及青年骨干人才的管理能力,提高治企本领,打造一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战斗力强的管理队伍。

二是国能陈家港公司开展“提素质、转作风、促成长”青年员工素养提升与职业规划培训。帮助青年员工深入认识自己,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和规划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合理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在核心能力、专业优势等方面快速提升,找到并实现自我在职场中的价值。

三是与南京工程学院联合举办“青年员工专业基础培训班”加强了生产一线员工的基础知识储备,有效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际工作,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再学习,开拓了员工的知识面与眼界,为后续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四是持续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技术大比武、青年培训班等培训方式,力争培养出“一专多能型”青年员工,促进人员整体专业水平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青年人才基础。公司举办青年员工培训班,将青年员工的培训课堂搬进检修现场。针对平时看不到的设备结构如凝结水泵、风机动叶、发电机密封瓦、低加疏水泵永磁调速、高中压主汽门、调门等实物进行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从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由浅入深,通过生动的现场讲解和直观的设备展示,引导青年员工将理论知识“落地”到客观实际。

 

三、提升员工创新意识的收获

在创新创效过程中,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命名4个厂级创新工作室,王胜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胡海将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江苏公司级创新工作室,朱延海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评省部属企业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持续深化“五小”、QC小组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在子分公司级QC项目评选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项;在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QC成果交流发布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2个职工成果分别获评盐城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科技成果。

一是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创新意识正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不断地创新,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二是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捕捉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三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创新意识可以推动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创新还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创新意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是增强企业形象。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往往能够引领行业潮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六是培养企业文化。创新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其员工往往更加积极主动,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七是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意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会,拓展业务领域。通过不断地创新,企业可以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新的市场,从而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总之,创新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不断尝试、实践、改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定期对自己的创新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创新策略,提高创新效果。

 

四、创新意识对全国企业的启示和思考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应该将创新作为战略发展的核心,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企业应该树立创新意识,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发挥创造力,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引进外部人才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总之,创新意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应该从战略层面重视创新,营造创新文化,加大研发投入,关注市场需求,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8-2 2 王静、周向阳连续两年.jpg

8-3 3 王静、周向阳连续两年在.jpg

●王静、周向阳连续两年在江苏公司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荣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8-4 4 班组成员进行学术交流.jpg

●班组成员进行学术交流

8-5 5 图为在创新工作室进行改造实战.jpg

● 图为在创新工作室进行改造实战

8-6 6 青年骨干员工素养提升与职业规划培训.jpg

●青年骨干员工素养提升与职业规划培训

8-7 7 图为电气主管向青年员工讲解变压器构造.jpg

●图为电气主管向青年员工讲解变压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