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气矿万州作业区再获西南油气田公司“红旗单位”荣誉称号。三年来,作业区紧紧围绕“强融入、重管控、创标杆、夺红旗”工作思路精耕三基,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化基层党建融合固本强基。作业区党委引领全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推行党支部书记“四带”驻站工作法、党支部“四个一”工作法,领导干部驻站深推“党建融入+”“提质增效党员先行”等特色活动开展。成立党委委员任组长的“安全指导”“技术帮扶”“动态分析”“暖心沟通”等小组,带头发挥“安全一助一”“技术一帮一”“学习一促一”作用,实施素质提升等“五大工程”,不断推进“两基”深度融合。以颇具特色的“大高峰文化”理念,引领全员“内提素质外树形象”,把技能培训、劳动竞赛、人才选拔、特色文化打造相结合,持续加强人才培训体系构建,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锻造出一支适应发展的精兵强将,推动作业区稳健发展。作业区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坚持精益管理推进气田高效开发。拓新区稳老区产能向上。以“3544”工作法推进新区高效建产,实施气井“个性化”挖潜,完善特色《高含硫井站管理规范》,推行“高含硫精细管理法”,积极应对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站场设备管线腐蚀速率快、冬季生产易冻堵等系列难题。积20年开采经验,以“745”含硫气田管理法全面建成国家级高含硫试验基地,累产高含硫气55亿方,年产量分别占比作业区、气矿四分之三、五分之一。大猫坪片区获授集团公司“酸性气田完整性管理示范区”,成为渝东北地区酸性气田高效开发的标杆。深化老区效益开发,高峰场气田两获全国高效开发气田,实现了产量颗粒归仓。
坚持提质增效提升经营管理实效。作业区深化“油公司模式”改革,实施“低成本”战略,积极拓展销售市场,构建降本增效长效机制。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创新,辖区站控系统建成率98%,物联网建成率 98%,实现数据远程传输、操作远程控制、监控时时查看,气田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推进中心站优化、生产井站无人值守及业务外包管理新模式,以改促效、以改减负成果显著,人均产值提升26%。与第三方合作高效开发三岔坪气田,打造了关停产井及低压低产井增压工程“样本”。天然气销售屡创新高,主动市场调研,树立行商思维,保供与增供并重,当地市场占有率高达60%,年营收近6亿元。做好开源节流“加减法”,加快从“先干后算,只干不算”向“先算后干、算赢再干”转变,强化项目管理、自主维修,努力降低醇耗、优化泡排制度等年节约成本逾40万元。大力推进集中集约化选商,通过竞争性谈判节约资金20万余元。3年来,作业区累计生产20.1亿方、销售13.2亿方,安全环保实现“四零”目标。(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