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要多元化培养技术管理人才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任锁生

 

人才是支撑企业向前、向上、向好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动力源泉。近年来,众多企业先后引进了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学习进步,为安全生产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当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激发高校毕业生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尝甜头、有奔头,铆干劲,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安全高质量发展输入新的血液、注入新的动能。

搭建各种舞台,为技能人才“架梯子”。人才是企业之本、创新之基、转型之要。优秀高校毕业生引进来容易,留下来难,让其发挥聪明才智,用其专业特长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企业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让技能大师、安全标兵、有经验的老师傅等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师徒合同,结成对子,进行“一帮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高校毕业生能迅速转变思维,早日融入企业的大家庭里面,在技能提升上还要现场亲自指导,为高校毕业生快速进入岗位“扶一程”。另一方面,企业还要积极利用班后会,给高校毕业生开“小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补齐补全各种知识短板,把服务人才各种小事落地、落实、落细。

完善激励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力”。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积极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就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备人才,积蓄力量。高校毕业生人才的引进、培养、高效使用是一个完整链条。我们不仅要在育才、引才上用心,还要在留才、用才上发力,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支持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力,这直接关乎企业转型和安全高质量发展。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各种经济激励机制,收入分配也与创新成果要挂钩奖励,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能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出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创新项目,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利用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操基地、科研基地等平台,对标一流、突破自我,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

优化成长环境,人才发展要“多元化”。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本着“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好人才,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红利,企业要“不拘一格用活人才,事业留才人尽其才”,积极主动地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及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企业要优化人才的成长环境,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慧眼识珠,善于在全体员工中发现成绩优异的拔尖员工,及早动手把他们培养成为各工种急需的技能人才,让他们成为现场岗位的安全操作标兵。另一方面,在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以往在人事关系上“论资排辈”的传统思想,要“以结果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以盈亏论英雄”,要让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早日步入各种管理技术岗位,以点带面,在人才队伍中“大力弘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文化”,用“多元化”的人才格局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