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零工驿站”应进一步激活“就业民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jpg

■  袁文良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为高效促进人力资源与工作岗位的精准匹配,自20239月以来,湖南郴州北湖区在辖区内人流较为密集的社区,先后设立了6个撬动就业大民生的零工小市场”——零工驿站,为有需求的求职者提供更多优质去向。随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如今,北湖区的6个零工驿站不仅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还能提供劳动维权等服务,并设立了免费的茶水间和休息处,成为周边务工者的歇脚点和加油站,一个个15分钟就业圈正在当地逐渐成形。

所谓零工驿站,就是一个集就业信息推介、现场招聘、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湖北、广东、湖南、山东、浙江等多个省都陆续建设了零工驿站,让零散务工人员从之前风吹日晒在路边揽活儿、靠运气找活儿的马路零工模式,转变为在零工驿站内等活儿接活儿模式,让零工务工渠道更加多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而零工驿站显然是就业供需双方对接的桥梁,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对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地应在普遍建立零工驿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及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完善零工市场管理机制、场地设施配备以及信息化应用,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从而让零工驿站进一步激活就业民生

一是要根据当地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行业用工特征等实际情况,适时出台促进当地零工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零工市场退路进站,并明确零工驿站的设施配置、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切实推进零工驿站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制度化管理。同时,要积极为零工求职者和用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全链条服务,从而构建起具有本地特色的零工驿站,让当地的零工驿站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是要通过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求职登记和用工需求信息库,掌握每一位零工的求职意向,并为他们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信息发布、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同时,要利用大数据对工种、技术、工作时间等信息与求职者的需求进行筛选匹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实现岗位找人。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企业带着就业岗位在零工驿站召开专场招聘会,为零工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便捷、更低门槛的用工岗位。

三是要针对外来务工求职人群的不同实际,主动向零工求职者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介绍求职的注意事项以及出现问题后的维权渠道等知识,让初到当地的求职人员感受到的温馨。同时要结合城市的建设发展,将零工驿站的触角向商圈、楼盘等处延伸,打造商圈、楼盘内的零工小驿站,让更多的求职零工随时随地享受就业服务,进而更有效率、更有温度地破解零工群体的求职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