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硬技术+优服务”,助力页岩油气高效开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石化经纬公司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服务保障勘探开发能力,在四川盆地攻关形成高温测井等10余项特色技术

单旭泽  邵晓玲

812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副经理曾保林和测井队长许占富率XN305队前往资页1井,为该井进行放射性测井作业。经过昼夜鏖战,精心施工,他们攻克了酷暑高温和技术难关,优质完成任务,助力川渝地区页岩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

页岩油气是非常规油气的代表,已成为我国最具战略性的接替能源之一,也是经纬公司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战场。

作为经纬公司在川渝地区的勘探开发主力军,西南测控公司充分发挥定、测、录、导一体化特色技术和工艺优势,全力服务油气田高效勘探、高效益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集成技术,破解了四川盆地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密码

突破:

关键核心技术精准捕捉双甜点

5月,西南油气分公司重点预探井资页1井顺利完钻。西南测控公司为该井采用了常规综合录井技术外,还使用岩屑伽马能谱录井、热解地化录井、元素录井、碳同位素录井等新技术。

面对川渝页岩气田特有的地质条件,西南测控公司开展专项攻关,成功突破高温测井等1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有效提高了超长水平井的钻遇率和井眼质量,全力支撑油气增储上产降本。

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高温高压直推存储测井仪器,解决了资料采集难题,为储层综合评价提供支撑;运用过钻头测井工艺解决了测井提速和安全作业难题。他们联合攻关研制出了高强度高温高压直推存储式测井仪器、井中高温微地震仪、经纬祝融全可溶桥塞、小型化拉曼气体分析仪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并成功推广应用。

在射孔方面,他们自主研发第四代全可溶桥塞、模块化射孔枪、专用射孔绞车面板,配套形成安全高效分簇射孔技术,在页岩气进行了广泛应用。形成了两大产品线、12种产品规格,年使用量达到1000支以上;模块化射孔器材不断迭代升级,提升了作业效率。

在录井技术上,自主研发制造首台岩石薄片多维图像高清采集系统;元素+自然伽马能谱在永页36-6、林页10及兴页9等井进行了精准卡层,指导轨迹调整,保障了优质储层钻遇率。

同时,技术团队持续加强测录井解释技术融合,打造复杂储层测录井协同综合解释平台,形成了岩油气等非常规气藏等多系列测录井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储层解释符合率由94.3%稳步提升至97.2%。复杂储层测录井综合评价技术、偶极声波远探测等关键技术突破,为西南油气分公司页岩气开发立下汗马功劳

4年来,西南测控公司累计申请了专利64件,获得专利授权29件。

发力:

优质高效地干好每一口标杆井

522日,在四川省资阳市丹山镇的资阳2井,一条巨大的气龙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现场一片欢呼。经压裂测试,该井获日产125.7万立方米高产气流,无阻流量450多万立方米。

其实,接手资阳2井的施工任务时,大家都比较忐忑。因为资阳2井、金页3HF井地质年龄古老,油气埋藏深,页岩厚度薄、规模改造难度大,还存在高温高压、含硫化氢、易漏、水平段超长等难题。

该公司迎难而上,统筹规划,优化运行,严格做好精细油气藏认识、精准方案部署、精攻配套工艺。并积极争取经纬首席专家技术指导,提前介入施工,组建攻关团队,优选精兵强将、预判施工难点、优化装备配置,严格过程管控。开展全链条全过程监督,严格落实三个靠前指挥:领导靠前统筹生产,专家靠前指导技术,骨干靠前落实工艺。严把关键环节,选派专家驻井,做好技术交底和复杂处置,以管理前置保障过程质量受控。

在金页3HF井,实钻水平段长达2250米。面对地质构造复杂,钻遇多套失返性漏层、断层难题,技术团队采用元素、碳同位素等技术,录导结合,及时调整轨迹9次,实现优质储层靶体钻遇率100%

在资阳2井,他们录导联动,一体决策,精准导向,运用综合录井技术+元素录井技术+现场薄片分析技术等手段,实现水平井优质储层靶体钻遇率100%一趟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三开直推式、综合、偶极共9个测井项目,创4项地区纪录,完成2186米水平段综合+声波远探测项目资料采集、裂缝精细刻画。圆满完成14回次取心作业,累计取心172.86米。

重重的困难,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反而成了队员们的高光时刻”——实现地质甜点+工程甜点的双丰收,连获3封表扬信,为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作出贡献。

截至目前,西南测控公司在四川盆地累计完成施工4514口标杆井,其中测井施工1518井次,5252.89万测井标准米,射孔2364井次,15226.47射孔米,录井施工378口,进尺170.54万米,定向施工254口,进尺77.92万米,创纪录27项。

融合:

一体化同向发力打造精锐部队

610日,由西南测控公司XN061录井队施工的重点预探井资页1井钻至井深6520米圆满完钻。该项目部启动一体化工作模式,优选专家、录井队协同作战,与地质导向团队、钻井队实行数据共享、难题共答,充分发挥工程地质一体化优势,实现100%优质储层钻遇率,助力该井创造多项新纪录及高指标。

西南测控公司坚持科研-生产”“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工程一体化理念,不断深化地质工程综合研究,促进测井、录井、定向、地质导向、射孔多专业有机融合,实现整体部署,促进难点同题共答、专业同向发力、施工同频共振,打造出一支多专业协同、多兵种作战、多资源共享的精锐部队,队伍战斗力节节攀升。

在一体化运行中,测井、录井、定向井队伍车马炮各展其长,锻长板、补短板,一盘棋大局分明。一体化专家组和技术攻关团队联合会诊施工难点,强化工程地质双甜点评价,针对风险探井的储层类型及分布特点,共同推进施工流程优化、工艺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储层产能充分释放和施工成本有效控制。

为了让钻头高速穿行在薄饼一样的优质储层中,该公司成立地质导向攻关小组,通过三图一表地质导向跟踪方法,创建可视化地质导向平台,实时调整轨迹参数,实现了精准控层、高效钻井。

他们集成地质建模+元素录井+旋转导向一体化导向技术,在川南深层页岩气工区推广使用110口井,优质储层钻遇率由96.2%提高到98.93%,钻井周期较2018年缩短29.5%。

坚持一体化管理,实现技术信息共享、安全环保质量共抓,提高管理运行效能。录井队长邹泽润感触颇深,在这样的模式下,每支队伍都技术精、作风硬,管理更规范了,运行也更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