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航拍的豫东南一期项目潢河生态治理施工现场。王建航 摄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在河南信阳豫东南潢河畔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场生态治理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展开。中铁十五局集团豫东南潢河生态治理一期项目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六个百分百”,
医治百姓的“心病”
潢河发源于河南新县万子山,流经光山县、潢川县,在潢川县踅孜镇两河村流入淮河,境内长48公里,流域覆盖面积919平方公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条蜿蜒流淌在豫东南大地的河流,荒草丛生、河道淤积、污水横流,成了当地百姓挠头的一大心病。
据中铁十五局豫东南一期项目经理梁成学介绍,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潢河生态治理一期项目工程治理范围为规划区潢河振兴大道至花木大道,河治理总长度2.49公里。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堤防、河道疏挖、生态保护等。
2022年12月项目开工之初,他们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梁成学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王宗辉为副组长的潢河生态治理工程环保工作组,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对潢河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考虑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生态需求,明确了河道清淤疏浚、护岸工程、堤防工程、水闸工程、滨河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滨河生态工程等建设内容。
为高效优质地干好生态治理工程,项目部坚持对施工现场划定的边界进行100%的围挡,将施工区域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减少现场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对出入工地的车辆,实行100%冲洗。项目部特地添置专业冲洗设备,确保每辆车离开工地时都干净整洁,不带出尘土,避免产生扬尘。
在拆迁施工时,确保湿法作业率达100%。通过配备洒水车和喷淋设备等,在施工过程中持续洒水降尘,让灰尘无处飞扬,确保施工现场无尘土污染。
对运输渣土车辆实行 100%密闭运输,杜绝渣土沿途撒漏,保障运输途中环境整洁。同时,他们还对施工现场地面 100%硬化,使得工地不再泥泞,从源头上消灭扬尘。
物料堆放实行100%覆盖,为各类物料穿上“防护衣”,避免风吹尘起。
为了确保“六个百分百,两个禁止”不打折扣,他们除成立了环保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环保施工方案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责任到人。还十分注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确保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修复+”,施工现场变美景
在河道清淤疏浚过程中,项目部坚持以“不影响防洪、不改变河势、不危及河岸安全”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河道自然形态、顺应河势,通过疏挖浅滩,对主河槽进行修整,稳定河势,调整水流流态,形成平顺主河道,减少河道淤积,提高河道防洪能力。
为防止河道清理泥沙污染下游河水,项目在潢河下游京九大桥南侧5米处沿潢河河面全宽范围设置一道沉渣坝,在河道治理起点下游50米处沿河面全宽设置一道拦油网,对河道表面存在的油污等污染物,则及时采取吸油棉清理,阻断污染物下行的可能性。当船只在河流一侧作业时,拦渣网可以有效降低该侧水流流速,达到延时自然沉淀效果,有效降低河道泥沙清理造成的水质污染、浑浊等情况。
他们还结合区域特点,通过推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治理理念,力求在改善水质、提升防洪能力的同时,打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生态修复方面,他们采用生态友好型材料和工艺,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和河岸植被,构建了多样化生态系统,建设了生态湿地和生物栖息地,为水生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他们坚持以防洪、控污、增湿、绿岸、调水为治理重点,实施空间规划、水源涵养、生态修复等,加强潢河两岸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行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切实保护水源地,涵养水资源,不断潢河改善水质,最大限度恢复潢河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把潢河建设成为“水丰、质好、河美”的生态河流。
现如今,当你来到潢河畔,映入眼帘的不光是热火朝天的大干场面,还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画卷。潢河两岸老区人民心中的绿色之梦,正在建设者的手中渐渐变成现实场景。(赵纯杰 王贞妮 王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