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卡汽车企业的配套供应商,如何才能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域的细分赛道上站上“C位”?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突破,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排名第一,在自主创新中实现了新跨越。
6月18日,笔者走进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听到的是设备的运转声,看到的是紧张有序的生产场面。“我们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命名的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制生产的重卡汽车液压举升机构系列产品不仅为国内的主机厂配套,还远销荷兰、德国、瑞典等地。”公司副总经理丁连生介绍说,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公司成立后,采用韩国先进技术,生产的重卡半悬浮式驾驶室液压举升机构一举替代原来的机械式举升机构,产品技术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产品投产后就成为一汽解放汽车的配套产品,受到主机厂的好评。
“公司成立后,在跟跑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公司技术部部长顾潇鹏介绍说,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并积极与国内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到2012年,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有了完全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开始由逆向开发转变为跟随主机厂同步开发市场上需要的重卡液压举升机构系列产品,使得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满足重卡汽车的发展要求,新产品贡献率已达40%以上,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为一汽解放、陕西重汽、上汽红岩、安徽华菱、江淮汽车等国内重卡主机厂配套,实现中国商用车排名前十企业覆盖100%,在同行业中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的转变。
成功实现并跑,并不是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追求的目标,为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品牌的竞争力,该公司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立起设计、采购平台,实行模块化供应,增加产品的互换性,并通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都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并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对科研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的技术水平。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实行项目负责制,引进PLM系统加强项目管理,每年都会有30多个新产品问世。企业建立的试验室获得CNAS认可,并建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重型卡车全悬浮式驾驶室是必然的发展趋势。2016年,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投入资金开发出重卡车全悬浮式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包括双油管油缸、液压锁、手电一体泵),填补了国内全悬浮式驾驶室液压举升机构产品的空白,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积淀,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已拥有40多项专利技术,正向开发能力,设计优势明显。”顾潇鹏介绍说,公司不断创新技术与工艺,实现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更高的质量、更迅速的技术迭代。从2022年开始,依托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通过嵌入二维&三维设计软件、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软件、CAE结构强度分析和流体分析软件等多种设计和管理软件,构建数字化数据库。依据在重卡液压举升机构这一细分领域掌握的前沿技术进行引领性开发,先把未来发展需要的新产品研发出来,然后去主机厂进行推介和验证,得到各大主机厂的认同,成为细分赛道的领跑者。重卡汽车液压举升机构产品已由最初的8种产品发展为现在的四大系列近300种产品,液压缸产品由最初的机械缸到差动缸再到双油管油缸,完美地实现“三级跳”。液压泵实现由手动泵和电动泵分离到手电泵一体的华丽转身,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成为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在一汽解放、陕汽、重汽等主机厂的配套份额不断提升,多个产品已实现独家供货。
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在研制生产重卡汽车液压举升机构产品的同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扩宽产品种类,力求形成新的收入支点。2021年,该公司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了液压尾板产品,实现悬臂式尾板产品开发及量产,产品已在江淮、徐工等主机厂陆续批量装车。2022年,又开发了新能源电池组锁止系统,已在华菱、玖行、西部智联等主机厂的产品上批量应用。
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长春一东零部件公司不断开发国际客户所需要的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先后为德国戴姆勒重卡公司、荷兰DAF公司、德国MAN、瑞典斯堪尼亚公司生产重卡液压举升机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企业占领市场的砝码、发展壮大的根本。下一步,我们将优化‘3+N’产品结构,依靠自主创新持续推动产品转型升级。”丁连生说。
(陈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