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融合创新 进无止境 让企业文化“三动”职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唐东齐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这是在企业管理中被大家广泛认同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历史为根、不断积淀、不断传承、内感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思想和理念。一个企业从诞生之日起,企业文化也就应运而生。因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有人员的思想、行为和行动的总和,也可说是企业所有人员的习惯和作风,或者称之为企业的灵魂也不为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存在于职工心中呼之欲出的东西,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要靠润物细无声的沉淀和提炼,让职工自觉自愿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笔者认为,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在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职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是能够让每一位职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企业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职工执行力的体现,也有的人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职工的学习力。但笔者认为,如果职工不把学习转换成行动,学再多也没用。行动是第一位的,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让职工主动、乐意行动于企业工作。一言以蔽之: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在全企业上下建立一个快乐的、温馨的、和谐的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转化成职工的执行力,需要“三动”职工。

一是设身处地,明确利益点,感动职工。这里的利益包括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有形利益如工资、奖金、福利。无形利益如能力提升、身价提高等。很多企业有明确的利益导向,却往往与职工无关。

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比较重视业绩目标,但对职工的能力目标却有所忽略。调查显示,即使薪酬不高,但能让职工看到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途或是企业对职工有明确定位,成为职工愿意留在企业并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

二是彼此了解,推行小关怀,互动职工。仅有利益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如果职工对自己的将来有很高的期望,就还需要被感动。职工每天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工作,那种“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来”不是在每个企业都行得通的。小关怀,留住一般人才;大关怀,留住中高端人才。调查发现,很多职工愿意留在企业的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这里工作很开心”。在企业里,快乐融洽的氛围是职工留恋、不轻易离开的重要原因。

三是加担放权,增强责任感,触动职工。在企业中从来没有被赋予责任的职工是缺乏责任感的。只有具备有责任感的职工,才能以企业为家,并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授权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释放一定的话语权是授权中风险最小,却是能增强职工责任感最明显的管理技巧之一。

企业的经营,归根结底是经营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在企业中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就笔者所在的企业而言,通过责任文化、创新文化、求实文化、成事文化、发展文化、执行文化、人才文化、融合文化、精益文化、效益文化和感恩文化等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及广大职工展示自我的路径,最终达到营造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增添职工福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