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贤 甘永 唐国徽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坚持“区段创建、分线创建、系统创建”原则,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视为企业的生命工程、效益工程和基础工程,以标准为引领,围绕重点把关定向,紧扣各层级责任链条,成立工作专班跟进,做到既督进度、又督质量,针对难点进行纵向协同,化解理顺创建阻力,推动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
改进督察方式方法
督察督办有“深度”
“巷道干净整洁,物料定置码放,牌板布置有序,顶板支护锚固可靠,线缆管路吊挂符合标准,风量配备满足规程要求,各类保护齐全有效……”
日前,在柴里煤矿1016集中轨道巷,督察人员正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办法》进行专项检查,该矿开拓工区在1016集中轨道巷实施“EBZ318岩石掘进机+机载前探梁+DWZY1000型自移机尾+KCG500D型干式除尘风机+单轨吊+组合开关”岩巷快掘作业线、长压短抽除尘作业线、下山掘进自动排水系统等创新项目,通过将创新在生产现场的成功实施,有效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岩巷人均工效与单进水平,实现优质高掘的目标。
“像这种不定地点、不定人员的专项检查,我们每周最少组织一次,目的就是通过查缺陷、找差距、抓整改,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夯实安全基础。”该矿监督稽查科科长刘同军说。
他们通过建立“工作专班制”,灵活采取“分解定责——方案落实——过程跟进——信息反馈——实地查验——闭合销号”的全链条式闭合管理模式,每天召开现场推进会,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动态检查,做到不通知、不停工、不停产,动尺子、动量具进行验收,分别评定质量等级,强化区队班组人员动态达标意识。
提升督察工作效能
督察督办有“温度”
开拓工区施工的1016集中轨道巷的一条线由于受断层影响,地质构造相对比较复杂,断层纵横交错,顶板管控难度大,去年12月是作为主动申报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会的,现场评估为反面典型。但是到今年2月29日现场会,随机抽查到该头面时,新的景象让抽查人员眼前一亮、不敢置信,仅两个月时间,通过“督帮结合”,开拓工区把巷道整顿的焕然一新,挑不出一点毛病。
他们遵循“督察+协调+服务”的理念,坚持“督帮结合”,以推进工作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同时,完善督察工作跟踪闭合机制,将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相统一,将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相结合,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收集创建过程中基层单位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与管理上存在的薄弱问题,帮助指导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工作不足,提升管理水平,做到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增强工作落实效能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督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一事一督办、一项一考核,定期进行跟踪督办,逐条逐项帮扶解决,直至办结销号。
今年以来,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活动50次,查出电缆小线吊挂不规范、沉淀池清挖不彻底等问题140余条,帮扶协调解决地面袁堂副井环形车场施工、南大巷薄喷、选煤厂四部皮带改造等问题60余项。
强化督察结果运用
督察督办有“力度”
综采一区在组织63下06-2综采工作面即将收尾末采的同时,坚持“老区要达标、新区要上水平”原则,打造“电缆吊挂平直度一条线、间距零误差”精品工程,由此延伸到水仓建设、集控台布置等岗点对标创建。该矿通过对其刚性考核,强化督察结果运用,该工作面先后完成自移式电缆吊挂、273上02运输巷沿空留巷等十余个亮点项目。尤其是在智能化建设方面,采用智能型采煤机实现记忆截割,用电液控制系统实现支架自动跟机移架,工作面运输机使用变频一体机,实现工作面运输设备平稳启动。另外,建设273采区智能供液中心,一套泵站能够服务多个工作面,实现自动加水、配液、加压、卸载,在故障期间工作泵、备用泵能够自动切换,达到无人值守工作模式。
为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再进步、再提升,柴里煤矿上下可谓是绞尽脑汁。针对现场,他们进行卓有成效调查研究,面对疑难杂症,不断提出新课题。他们达成的共识就是:“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责任在干部”。聚焦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精督细查、深钻细研“问题背后的问题”,找不落实的事、查不负责的人、纠不务实的作风,推动督察工作从“就事督事”向“监督管理督履职督作风”深化,将问题督准督深督实督透,以解决落实执行中“停在面上、深不下去”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伐从未停歇。现在,‘安全生产达标’在柴里煤矿不仅仅挂在口头,早已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柴里煤矿矿长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