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建平 高远秋
四月的江西遂川县戴家埔乡,连绵茶山在艳阳下显得异常青翠,一垄垄滴着露水的茶树旁边,采茶工人忙着采摘刚出的嫩芽。
4月28日20点30分,戴家埔乡阡陌村风龙顶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萧晓年又开启一天最繁忙的工作——炒茶。“实施制茶杀青机气(液化气)改电工程后,制茶不仅安全,质量也更好,今年更要抓住机遇制作好茶叶。”萧晓年介绍说。
该县戴家埔乡山多地少,海拔高,四季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叶生长,是世界名茶狗牯脑茶的主产区,家家户户以茶为生,是名副其实的茶乡。茶产业在当地有两百余年的历史,过去当地茶农一直采用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每到春茶上市时节,茶农白天采摘鲜叶,晚上守在柴火灶旁,杀青、炒青、烘干都是在一口铁锅中完成。“这样辛苦一天,也难得制出两三斤干茶,还经常因为火候掌握不好造成浪费。”阡陌村党支部书记谷俊文介绍说。
阡陌村风龙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萧晓年是茶产业发展的见证人之一。萧晓年一直在从事茶叶加工。5年前,国网遂川县供电公司为扶持当地茶产业发展,对阡陌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在原有3台变压器的基础上再新增4台200千伏安变压器,电力线路全部更换成了大截面绝缘导线,户均用电容量达到2.8千伏安,可满足村民10—15年内用电需求。
“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的第二年春季,我们特意观察了春季供电情况,因为阡陌村海拔有近千米,进村的10千伏线路只有一条,每年清明前后都有强对流天气,遇到强对流天气,10千伏线路就会因雷击引发跳闸断电。”萧晓年介绍说,考虑到阡陌村特殊地理位置,是发展茶叶的好地方,董事会决定落户阡陌村,但杀青机械换成液化气杀青设备,如果使用电控温设备杀青,遇到雷雨季节断电,从茶农手中购置的茶青就会沤坏。
“考虑到阡陌村乡村振兴战略及今后茶叶、旅游等产业发展,前年公司在阡陌村谋划筹建了一个微电网工程。”国网遂川县供电公司戴家埔供电所长陈暴特介绍说。
据了解,微电网工程于2022年年底竣工投运,为水电、光伏发电、储能互补的10千伏智能微电网工程,由村内3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1870千瓦)及光伏发电系统(装机10千瓦)、储能系统(装机容量248千瓦)、电压治理装置(装机容量300千伏安)和控制系统组成。3座水电站作为智能微电网的主要清洁能源接入。在此基础上,还建设7.9千瓦的光伏发电工程及217千瓦·时磷酸铁锂蓄电池的储能系统。光伏发电主要用于抵消智能微网储能设备的自身耗电,避免增加线路损耗;按照智能微电网离网运行时日常负荷供电计算,蓄电池可向客户持续供电2.9小时,满负荷时持续供电1小时。
戴家埔供电所长陈暴特介绍,为阡陌村送电的10千伏主网正常供电时,智能微电网与主网并网运行,水电站正常并网发电上网;当为阡陌村送电的10千伏主网出现异常或故障断电、检修停电时,则脱网运行,储能系统自动供电带负荷,并根据负荷情况启动村内水电站发电,储能系统进行频率、电压调节,为阡陌村7台公变(750千伏安)、484户用户提供可靠用电;当主网恢复供电时,微电网自动并网运行。
“我仔细观察2023年春季期间阡陌村供电情况,自从有了这个微电网工程,村里就没停过电。于是,去年10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今年做茶前将原来液化气杀青设备改成电杀青设备。”萧晓年介绍说,如今使用电杀青设备,我们每天能做上千斤的茶青。电杀青设备火候很好掌握,是智能恒温设备,液化气杀青不好掌握火候极易烧伤茶青,造成茶叶质量下降,再一个就是液化气设备安全隐患大,出现漏气容易发生爆炸。
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阡陌村启动“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新发展战略。“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富农联结模式,将村民零散茶园,整合成连片千亩梯田茶园,让村民资源变成资产、农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目前,该村发展高山茶园有3000余亩,每年能为村民增加土地租赁收入40万元、增加劳务收入150余万元。”谷俊文介绍说,如今村里有了这个微电网工程,制茶企业也实现电气化改造,所需茶青的量很大,村里还将实行土地流转再发展上千亩高山茶园及民宿产业。
“今后我们公司还会扩大产能,确保高山茶产业种植达到60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引导村民发展茶产业及旅游产业,以电带茶,以茶带旅,实现企业与村民共同发展。”萧晓年一脸笑容地向笔者介绍其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如今,走进遂川县戴家埔乡阡陌村,放眼望去,成片的高山梯田茶园错落有致,观景亭、茶俗体验馆、民宿散落其间,一步一景,风光宜人,仿佛步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