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 秦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生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重大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深化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推动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和完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一是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机制,公司党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落实党建进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二是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中把关定向职责,把党委会作为研究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前置程序,把定期研究新时代党建工作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细化党委会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更加清晰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边界,有效保障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发挥。
三是注重企业发展战略的谋划和统一领导。坚持在战略上管大局,站在企业改革发展最前沿,研究大势,把握政策方向。面对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机遇,聚焦“双碳”目标落地,围绕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创新、精细、人本、共享、廉洁九大指标体系,智能协同、绿色立体生态、井下空气质量革命“三个示范”矿井创建,确立了以打造“行业第一,世界一流”现代化煤炭企业为愿景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二、深化理论武装,推动解决企业改革发展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国有企业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公司党委坚持理论学习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创新“七学七新”理论学习模式,“七学”即,“第一议题”专题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典型榜样示范学、辅导培训精深学、支部书记先行学、职工群众普遍学、红色教育基地学;“七新”,即,通过“七学”联动,实现学习有新收获、理念有新飞跃、创新有新突破、落实有新举措、作风有新面貌、工作有新成效、党建有新加强。
一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党委与支部层面“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专题研讨、读书班、宣讲报告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过程,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健全完善列席旁听考核问责、成果转化等工作机制,推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党委—支部—党员”三级学习链,采取集中学和自主学相结合、系统学和重点学相结合、研讨学和辅导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论学习,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开展述学讲学活动,推动“第一议题”学习到“第一行动”的有效落实。
二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坚持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改革发展、新技术应用、新装备推广、新管理模式引进等方面,破除一切制约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发挥党建引领、精神塑造、服务保障作用。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数智化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等时代课题,抢抓数智化转型机遇,以“三个示范”矿井创建推动转型升级,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深入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学回答了关于一流打造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省甚至全国矿业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可借鉴的“红柳林模式”。
三、深化党建融合,创新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载体
一是聚焦党建品牌,引领提升党建融合质效。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主动谋划党建工作如何服务中心大局;在谋划中心工作中,要主动思考如何优化党建工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公司党委立足企业发展实际,通过叫响一个品牌、探索六项融合、做实八项工程,不断解决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支部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形成了以“六融八促”党建品牌为抓手的党建工作新机制,编印《六融八促党建体系手册》,有力确保党建工作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作用发挥看得见、摸得着、可衡量,从而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稳健格局。
二是聚焦“两个作用”发挥,做实做细基层党建工作。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公司坚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2套制度体系、7部实施细则、6项标准模板,设立25个基层党支部,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关键点,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区、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攻关项目和“三型”机关党支部的创建,有力确保“两个作用”充分发挥。
三是聚焦党建业务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述职评议、评先选优、晋职晋级重要内容,明确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占比,实现党建责任制与生产经营责任制互融互进、同频共振。通过建立调度会日沟通、党委会月研究、业务部门季督导、述职评议年考核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互促。建立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列明重点任务和各职能部门分解任务,实施清单式、台账化管理,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四、固化人才支撑,建强干部人才队伍
一是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锻造过硬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国有企业要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党委决策和解决现实问题为宗旨,以破解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导向,在强化担当作为、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突出综合素质培养上提质登高,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人才。公司党委始终把干部人才工作摆在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健全完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考核评价、严管厚爱“四项机制”,全方位激励人才队伍担当作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按照高级业务主管、一级业务主管、二级业务主管、三级业务主管梯次优化职级结构,拓宽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把生产一线作为年轻人才蹲苗的沃土,实施高学历人才轮岗机制等办法与载体,通过开展“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进一步提升干部人才队伍治企兴企本领。
三是以一流党建凝聚一流人才,释放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战斗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深挖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党建模式,深入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党建”同步发力,创新实践党建链与企业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引领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不断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者单位: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