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把青春和智慧献给山区高铁——记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郑渝高铁湖北段强电项目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山区高铁配图)2022年3月.jpg

●2022年3月23日,郑万高铁湖北段开始联调联试。(游启涛 摄)

4-3 2(山区高铁配图)2022年2.jpg

●2022年2月15日拍摄的郑万高铁湖北段兴山牵引变电所。(游启涛 摄)

■  张伟  郑传海  谢鹏  游启涛

2022620日,郑渝高铁(亦称郑万高铁)全线顺利开通。时隔近两年,负责承建郑渝高铁湖北段强电项目的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项目部,最近再次吸引了同行的目光。

五一前夕,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郑渝高铁湖北段强电项目部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由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南方公司郑渝高铁湖北段强电项目部负责施工的湖北段内牵引供电、电力供电系统和四电房屋及相关附属工程,全长287.186公里,桥隧占96.7%,地质情况异常复杂,系统集成规模大、施工安装工艺复杂、工程接口界面多、施工协调工作量大,是近年来在建高铁四电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时速350公里山区高铁线路。项目部有职工114人,其中男职工78名,女职工7名,平均年龄34.5岁;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35岁以下青年89人。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不畏艰难,坚持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和勇于探索、创新奋进的项目理念,统领队伍建设,争创一流业绩,从20205月正式开工,到2022620日全线顺利开通,创造了我国山区时速350公里高铁四电集成工程建设的最快速度和多项第一。

创高铁建设多项最快速度

20204月初,南方公司接到郑渝高铁强电项目上场的通知,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唐阳(现任南方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立即组织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迅速从全国各地赶到兴山县组建项目部。正值疫情期间,异地人员需要隔离14天。项目人员隔离期间,一边借助网络视频,筹备建家和超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一边协同当地组织,同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筹备施工两不误。一边加紧与建设、监理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等建立起联络机制,于528日成功栽下湖北段接触网第一杆,掀起了强电工程劳动竞赛高潮。从组建项目部到筹备施工,再到拉开强电工程劳动竞赛的序幕,用时不到两个月,实现了疫情期间全国在建高铁四电项目建家速度最快、实体工程开工建设最快、郑渝高铁四电工程施工进度最快。

202163日至2021831日,天气炎热,正值四电专业房建工程施工节点最关键的时候,计划工期拖延一天,后续施工计划就会全盘打乱。项目部适时组织开展大干90天 创佳绩保节点劳动竞赛,经理唐阳带着房建专业技术人员,在287.186公里工程现场来回奔波,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如期完成了房建专业四电房屋37处合计12964㎡的主体施工,为后续各专业的设备安装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轻人可真是厉害,有的房屋虽说面积不大,可房屋设计的位置还真是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不是在山顶,就是在半山腰,他们通过劳动竞赛,把什么困难都克服了。当地建筑公司的老板评价说。

四电房屋建设仅仅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高压电力设备、电缆敷设和接触网设施的安装。20211117日到2022115日,项目部又掀起了新一轮劳动竞赛高潮——“党旗红、创佳绩劳动竞赛。在短短的60天内,要完成287.186公里管段内的所有高压电力电缆敷设、电力变配电所和箱式变电站的安装,以及触网隧道吊柱安装、承力索和接触线架设等任务。

60天,他们团结一心,协同奋战,先后克服了站前站后交叉施工、山区道路交通运输困难、长大隧道群作业面有限等重重困难,相继完成了高压电力电缆敷设971.82条公里,电力变配电所安装28座,箱式变电站安装74座,接触网隧道吊柱安装6177根,承力索架设356.67条公里,接触线架356.67条公里,AF线及PW线架设553.22条公里,牵引变电所亭设备安装11座,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并于2022115日完成了电力送电,为全线设备调试提供了电源保障,并顺利启动了静态验收。

致力于建国内一流的山区高铁

针对湖北段强电工程桥隧多,施工难度大,交叉干扰多的实际,项目部第一时间成立了唐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围绕强电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施工和管理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确保强电工程安全、快速、优质地向前推进,填补山区时速350公里高铁接触网腕臂和吊弦智能化预配、智能化安装和智能化检测3项第一。

唐阳创新工作室接触网攻关小组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高铁接触网腕臂预配生产线和吊弦自动化预配生产线,既有效解决了传统预配存在的质量标准难以控制的难题,又大幅提高了预配效率,实现了高铁接触网腕臂自动化预制作业,保证了腕臂装配一次安装成功,合格率达100%。由创新工作室工装研制小组研发的CQI智能检测车,替代了人工用测量仪器测量,对接触网静态检测数据连续自动采集,自动生成数据表格,以前一个小组三四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检4公里,使用该设备后,两个人可以一天检测20多公里,并且做到了检测的数据零误差。而运用BIM技术对接触网复杂节点进行深化设计,模拟锚段关节、线岔、下锚补偿装置、隔离开关设备引线等安装,提前发现并解决了施工期间各部件在机械振动状态下相互磨蹭和电气绝缘距离不足的问题。经过智能化测量和接触网腕臂吊弦计算软件精确计算生成的预配加工数据,直接导入自动化预配平台进行腕臂智能装配,既节省人力,又保障了安全,作业进度提高了50%,质量优良率达96%,为山区时速350公里高铁智能化建造积累了经验。

从项目上场到郑渝高铁全线建成通车,中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公司郑渝高铁湖北段强电项目部先后完成科研课题4项,获得专利授权14项、软件专著1项、工法9篇、省部级QC成果1项、国家级QC成果1项。

把青春和智慧献给山区高铁

该项目部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2岁,他们心系郑渝高铁建设,乐于吃苦奉献,为咬定建设国内一流的时速350公里山区高铁贡献青春和智慧。

四电工程一个标段就是几百公里,为了一个区间的工程,员工们几乎每天要在盘山公路上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施工地点。为了节约时间,大家每天上班都要背上一壶水、带上干粮,一早就出发,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到项目部,饿了就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水。遇到雨雪天气,车辆打滑,员工们就推着车辆前行,往往一推就是一两里路。

从襄阳市保康县到恩施州巴东县,高铁所经地区全是深山。特别是外电源接入作业,涉及大面积砍伐沿线树木和树木与庄稼赔偿协商谈判,五六百米的线缆,四五个人起早贪黑拼命地往前赶,两三天都放不完。电力专业通过引入无人机放线,创新作业业态,一段几百米的线缆,用了不到20分钟就轻松完成了,既加快了施工进度,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避免了砍树和占用庄稼地。

项目部青年员工刘岩、操浩、张辉等人早在2020年就商量好了,准备在2021年春节期间,利用假期举行订婚仪式,但是,由于要赶工期,确保郑渝高铁按时建成开通,他们便耐心说服家人和对象,放弃了休假和商定的订婚日期,坚守在工地与大伙一起抢工期,一直到郑渝高铁建成通车之后才请假回去订婚。

郑渝高铁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但是,项目部始终把员工的冷暖和文化娱乐记在心上。项目部成立后,项目部工会主席林自文就因地制宜组织职工开展各项文娱活动,关爱职工聚人心,建设温馨型职工之家。同时针对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礼品,翻山越岭,冒着严寒和暑热,把公司工会和项目部的浓情关怀,一个不落地送到劳务队伍员工的心坎上。在这个项目部还有一项特殊仪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都要为项目员工定制精美的节日贺卡。每遇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节,项目部党支部、工会和共青团都要举办各种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大家感受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