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红柳林矿业公司: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了煤炭行业职业安全健康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结果,陕煤集团红柳林矿业公司“情系民生福祉,书写矿山健康发展新卷”案例入选国家级健康企业建设案例名单;“回风巷雾幕捕尘网系统”“连采机截割尘源高压雾化封闭控降尘”两项应用技术入选国家级先进适宜推广技术名单。2023年底,该公司《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项目获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近年来,陕煤红柳林创新打造了“数智转型为主体、科技创新为核心、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梗阻”,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以《陕北矿区煤矿空气净化与职业健康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装备与示范》项目实践为例,该公司携手安徽理工大学袁亮院士团队构建了“实验室研究+技术装备研发+井下场景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截至目前,双方共同孵化国家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取得24项成果突破。

围绕矿井安全、高效、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和数字化、智能化开采的发展方向,该公司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携手华为矿山军团、中煤科工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发智能开采、煤炭洗选、地质灾害防治等智能化场景应用,推进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依托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系统,打造了首个年产千万吨级综采队,单班日产突破1.9万吨,完成6800米超长智能快掘系统巷道施工,为矿井稳产高效注入了“强心剂”。

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近年来,该公司积极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的贯通融合,建立了以省级以上大师工作室为平台载体与采掘、供电等六大专业技术研究应用课题组为实践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性技术突破培育新质生产力,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从“纸面”落到了“地面”,走向了生产一线。(李波 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