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五洲
今年以来,唐家河煤矿工会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广大职工共享”理念,用心为职工办实事,用力为职工办好事,用真心、真情架起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的稳固桥梁,为矿井发展增添动能。
开展劳模宣讲,凝聚奋进力量。春节后复工复产开始,矿工会组织女工、家属协管和青年志愿者深入车间、会议室开展“劳模引领·匠心筑梦”宣讲。一场场宣讲会上,被称为“顶板大夫”的全国劳模魏仁进;“地球转一圈,他上三个班”的原煤炭行业劳模张胜龙;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四川省劳模的陈定勇等,建矿至今涌现出的42名市级以上劳模形象,被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一一呈现在职工眼前。感悟劳模精神,现场不时响起阵阵的掌声。使职工学习劳模好榜样,干事创业有方向。
开办职工夜校,助力职工成长。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四化”正成为煤矿转型发展的方向。矿工会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唐矿夜校”应时应情而生。夜校的核心是“干中学、学中干”,学干两不误,与安全生产实现“双向奔赴”。
去年开始,工会出台《关于开办职工夜校的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撑起了职工夜校的四梁八柱,绘制了职工成长成才的“路线图”。截至3月1日,职工夜校开办班组长素质提升班3期,培训班组长150人次,培训合格率100%;开设电钳工技能班各1期,培训电钳工92人次,合格率92.5%。举办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班1期,参培90人次,合格率达100%。目前,有5名夜校学员顺利走上班组长岗位。夜校学员彭洪在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走上了管理岗位。夜校学员何刚等10人,立足岗位,着手研究《大采高、急倾斜、三软煤层沿空护巷》,并荣获川煤集团科技成果奖。夜校学员张成勋,带领6名职工研发《一种无线组网自动抽水控制装置》,解决远距离抽水自动控制,每天减少人力物力成本300元。
答好“民生答卷”,建大型停车场。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工选择开车作为上下班代步工具,停车难也成了职工的烦心事。去年以前,矿区呈现一种现象,买了私家车的职工上下班很少有人开车。啥原因呢?原来是停车地方很少,大家只好把车停在公路边或厂房车间外的空地上,安全成了大家的头疼事。
矿工会高度重视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提出将矿部下方原三栋瓦房撤除改造为停车场的方案。经过实地勘测,与原住户艰难沟通协商,与当地政府反复协调。危房撤除、平整场地、硬化地面、安装摄像头、规范划线,经过2个多月的紧锣密鼓施工,一个可提供200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出现在职工的眼前。“呼声”变“掌声”,新建停车场不但提升了矿区的“颜值”,还成为实打实的为民工程、贴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