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先进电弧炉冶炼制造工艺流程等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冶炼、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历经 568 个日夜的奋战,上海宝冶承建的国内首个“转炉改电炉冶炼”EPC 总承包项目——张宣高科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金属熔融与成型工程成功贯通投产,为百年宣钢由“碳冶金”向“绿色冶金”转变注入新动能。
该工程位于河北张家口市,是宣钢绿色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在移除原有转炉炼钢设施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工艺布局调整及完善,重新布置 2 座金属熔融炉及配套设施,满足新型电炉冶炼年产钢水 350 万吨、轧制生产及金属零部件加工的需求。
发挥产业链优势
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自 2016 年与中冶东方实施战略重组以来,上海宝冶实现了冶金建设全产业链顺利贯通,“冶金建设国家队”优势进一步彰显。针对百年宣钢绿色转型升级的需求,上海宝冶提出了“高强度冶炼,数据智能化传输,清洁烟气超低排放”等系列目标,凭借在电炉冶炼工艺研究领域的技术积累,制定了基于原设施对电炉工艺设备布局和流程进行组合精简优化,再对电炉冶炼形成的有害气体进行精准减排降解的方案。通过项目的实施,克服了传统转炉高耗能、高排放的缺点,通过数字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电炉运转全流程的精确管控,减少了工艺损耗及材料损耗,解决了炉烟气治理的难题。同时,通过对冶炼流程的优化,极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形成了电炉节能高效优质冶炼工艺,实现了重点环节的智能化、无人化,确保了绿色低碳化、连续稳定生产。
各专业高效协同
实现高效快速建造
项目不仅要对原设施进行保护性拆除,还要实现旧系统利用最大化,在降低改造升级成本的同时,实现效果最优。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利用最大化”的原则,项目部通过科学研究与分析,制定实施方案,确定了项目实施的关键途径“拆、改、建、投”四个环节兼顾的总体思路。
首先,对原厂房及设备等进行保护性拆除及利旧改造,确保了安全高效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其次,“改工艺流程”和“改结构关键节点”同步推进,实现生产流程紧凑、工艺顺畅、高效稳定的目标。最后,按照从面至线再到点的调试思路,优化了电气调试节奏,通过模块化预调试,提升了调试水平,实现了建成后快速投产热试的目标。
清洁绿色冶炼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转炉改电炉冶炼”的大规模推广运用则是实现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先进电弧炉生产工艺、烟气预热循环再利用及低碳减排等技术市场潜力巨大,上海宝冶将基于技术创新引领,深耕细作电炉项目领域,培育核心竞争优势,为国家“双碳”战略作出新的贡献。(冯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