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当下有为 未来可期 ——记工业工程专家常依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2 3(合同稿配图)工作中的常依.jpg

●工作中的常依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工业正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工程作为一种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用于解决工业系统设计与运作问题的科学方法,在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电子、工艺品、珠宝首饰等各行各业的工业生产活动中重要性日渐凸显。在这一领域的杰出专家群体当中,常依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常依,凭借对经济分析、工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成为工业工程领域第一梯队专家当中的代表性人物。多年来,她专注于技术创新,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应用于生产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过程,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运维的新模式,帮助工业企业实现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工业4.0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聚焦前沿科技 坚持技术创新

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让常依对工业企业所面对的难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对行业未来的趋势形成了准确的判断。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常依坚信“产品研发将与AI协同进化,AI将为工业生产带来更多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常依聚焦人工智能与产品研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自主研发了一款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产品研发智能辅助系统V1.0。该系统以用户动态需求为依据,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构建“需求分层分类总模型”,精准捕捉客户的真实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套系统不仅加速了产品开发进程,更重要的是使得产品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在这项技术中,智能分析算法能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建立用户需求模型,进而构建产品的形态。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分析工具,该项技术成果无论在业务逻辑的设置还是在核心算法的设计方面,都融入了常依独具匠心的创新理念,使得用户需求数据分析、产品预期模型构建、研发路径设计的效率和精度实现了指数级的提升,进而使产品研发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

构建数字化平台 赋能精益生产

常依认为,作为工业生产活动的灵魂,工业工程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实现工业生产的精益管理。她开发的面向工业生产的人财物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V1.0,正是她在工业生产管理精益化、智能化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该平台通过数据智能采集终端连接生产设备、物料、运输车辆、工人甚至产品,可实现车间现场管理、生产数据收集、设备能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借助常依独创的多维度数据调用策略,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条件下,工业生产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使工业生产各关联模块之间的数据得到深度整合,通过数据赋能业务,实现人力、资金、物资的优化配置,使生产管理智能决策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在实际应用中,该平台凭借“精确到毫厘”的优越性能,为管理者高效、直观、准确地分析工厂运维的可靠性、经济性、质量及工期,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管理流程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全行业协同发展

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革新,更需要转变从业者的思维方式,优化工业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格局。长期以来,常依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己任,代表公司与多家高校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力求为人才与产业架桥,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循环互促、融合发展的格局,为工业工程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常依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工业领域各个细分行业的发展诉求。“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生产模式、管理方式。作为工业工程研究者,我只有广泛接触各行各业,才能设计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为此,常依经常深入各类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各行业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而开发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技术成果。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中,由她开发的“珠宝镶嵌设计管理系统V1.0”被评为“2023珠宝设计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这项成果不仅为工业工程技术在珠宝行业内的应用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同时也印证了常依非凡的科研能力。

谈及未来的规划,常依眼中充满了坚毅:“智能化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有与之适应的新方法。找到行业痛点,通过研究将其上升为理论问题,再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践中,推动工业从数据化到智能化的升级,将是我一生的目标。”(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