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动漫博物馆:以动漫为名 赴美好之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1.8动漫馆外景-毛羽丰摄7.jpg

●中国动漫博物馆  毛羽丰/摄


■ 华东周刊 兰 玉/


“杭州市白马湖路375号”,是全国动漫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在碧波荡漾的白马湖畔,一朵白色“祥云”停驻于此,奇幻、浪漫,令人眼前一亮。它,就是国内首家“国字号”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博物馆。

对动漫爱好者而言,它是一处极具朝气活力、动感时尚的“网红打卡地”;对动漫工作者而言,它又是一座跨界赋能、充满无限想象的“动漫梦工厂”。

作为中国动漫的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两年来,中国动漫博物馆肩负挖掘中国动漫发展历史,弘扬中国动漫文化艺术,推进中国动漫产业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杭州这座“动漫之都”绽放别样光彩。

对中国动漫博物馆而言,“动漫让生活更美好”,是初心,是足迹,更是中国动漫的诗与远方。

凝心聚力 十年磨一剑

从筹备,到开馆,中国动漫博物馆一直被寄予厚望,可它的建馆之路却走了11年之久,可谓十年磨一剑。

从筹备之初起,专业经验弱,非标展项多,征集难度大,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三大难题,其中最让大家犯愁的,是如何获取动漫IP的版权。

与其他博物馆不同,中国动漫博物馆展示的不是“挖出来”的文物,而是“谈出来”的版权。而当下的艺术品很难准确界定价值,很多藏品都归私人或私企所有。不仅如此,中国动漫现阶段还处于成长增值时期,学术积累尚欠,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非仓促给一个标准答案。这些都是难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想要从更广维度去设立展项,藏品的丰富性是关键。既然绕不开,就迎面克服。为了呈现满意答卷,避免版权纠纷,筹备团队将所有展品重新梳理,与各平台、公司、作者反复沟通,去粗取精,确保合法合规。

实际上,这支团队并非科班出身,只是凭借着对动漫事业的一腔热忱,通宵达旦,边干边学,一点一点啃下了硬骨头。通过这次陈列布展,也锤炼出一支专业的“动博铁军”。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21626日,中国动漫博物馆与观众见面了。博物馆建起来、富起来、火起来的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著名艺术家严定宪、戴铁郎、吴山明等捐赠出《大闹天宫》《黑猫警长》《山水情》等珍贵原稿;杭州师范大学李保传老师捐赠了自己辛苦搜集13年的大量动漫史料,他说:“藏品的价值不在于金钱,而在于无私奉献的爱心。”腾讯、网易、阅文、玄机等头部动漫企业免费授权了诸多热门作品,文博领域众多资深专家一次次倾心指导,只为更好呈现。

“台湾动画之父”赵泽修老先生将他收藏的《白雪公主》《龟兔赛跑》等珍贵原画赠予中国动漫博物馆,他说:“我虽然定居美国,但我是中国人,我要把我的作品留在中国,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展出。”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

年过八旬的法国学者纪可梅当初在中国动画《大闹天宫》的影响下走上动漫研究的道路,后在巴黎成立了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得知中国动漫博物馆筹备的消息,她无偿借出大量珍贵史料参展,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纽带。

遗憾的是,开馆前夕,“《阿凡提》之父”曲建方、“《黑猫警长》之父”戴铁郎、“台湾动画之父”赵泽修等老艺术家已离世,无法亲临现场见证。而诸多老一辈动漫大师为中国动漫事业付出的心血,以及将民族动漫事业发扬光大的心愿,激励着中国动漫博物馆砥砺前行。

开馆以后,中国动漫博物馆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璀璨交相辉映,静态的展陈与动态的影像相映成趣,传统的工艺美学与现代的科技炫酷和谐共融,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一份观后感让团队深受感动。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大的鼓舞、莫大的欣慰。

匠心经营 展国漫之美

黑猫警长、雪孩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当这些经典国漫角色从记忆的荧屏“来到”现实面前,没有哪位观众会不为之震撼。

踏入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庭,映入眼帘的正是这些童年伙伴,他们依托于这里高38米、环屏周长300多米的大动漫影像装置,随着四季景致变换款款而来。

从动漫遐想,到动漫回忆,再到动漫的今天和未来,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参观,像是跟随岁月脚步,全方位了解动漫的历史、技术、文化、产业,探求动漫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感受民族动漫事业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展望动漫的广阔发展前景。

远古的走马灯、皮影戏,近代的手绘赛璐珞片、电影电视,现代的网络视听、虚拟现实,步步穿行于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展区,在不同时期的动漫创作传播形式间辗转,时光流转之间,观众心头回忆滋长,中国动漫也在发展。

而在动漫图书馆、青年动漫家成长园、动漫星光剧场(二层)、标准影厅、5D影厅、沉浸式影厅当中,观众则可以参与互动,沉浸其中,探寻动漫与生活的关系,发掘人与物的情感链接。

除主展区外,中国动漫博物馆还开设不同主题的临展,例如“致敬经典——纪可梅动画文献资料展”“浙江——漫画家的摇篮”“中国青年动漫家联展”“‘国漫·礼赞’优秀漫画作品展”“亚运美学文化空间”等。相对于主展区,临展灵活性更强,表现形式更加多元,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观展体验。

“创新”,是中国动漫的主题词。中国动漫先驱将水墨、剪纸、木偶、折纸等工艺创新融入动画制作中,为世界动漫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动画学派。

而今,中国动漫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创新,将传统工艺美学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让优秀的动漫人和动漫作品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传播。

展区里,充满了科技范儿。大数据、AIVRAR、全息影像、体感互动等前沿数字科技手段纷纷前来助阵,将数字化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深度融合,与网易合作打造游戏创作场景,与哔哩哔哩合作打造泡泡墙场景,与玄机合作打造骨骼绑定体验区,与LGD合作打造电子竞技体验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出数字全景展厅“云上动博馆”,众多新潮、有趣、好玩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大呼过瘾。

不同时期动漫创作与传播形式反映了科技手段的演进,也传播着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中国动漫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也离不开精神的涵养,中国动漫博物馆就是要成为纽带和平台,将观众与动漫、老一辈动漫人与青年动漫人相互联结,推广优秀的动漫作品,传承可贵的动漫精神。

除了策展,中国动漫博物馆面向Z世代”群体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传承活动,推出“紫云英”志愿服务计划,开办杭州图书馆动漫分馆,举办动漫文化分享会,设计开发吉祥物“云小漫”IP20余款文创衍生品,深受广大漫迷喜爱。

苦心扶持 人才即未来

对民族动漫事业而言,人才即未来。自开馆以来,中国动漫博物馆在扶持动漫人才成长、助力动漫事业产业发展方面等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

动漫是“笔尖造梦”的艺术,中国青年动漫家就是荧屏背后的“造梦人”。如何帮助青年动漫家更快更好地成长,是中国动漫博物馆系于心头的重责。

为此,中国动漫博物馆连续三年开展“拳头项目”——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项目自启动之日起,就受到了国内动漫行业的广泛关注,全国30多个省市的动漫行业协会、动漫企业和高校积极参与、推荐申报。经过初审、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的层层选拔,累计有30位国内顶尖青年动漫人最终入选。

这些青年动漫家中,有在三尺讲台托举国漫明天的大学教师,有醉心于中国动漫事业研究和评论的研究员,有潜心采集中国动漫口述历史的记录者,更有凭借着热爱与勤奋创作出优秀国漫作品的追梦人。

而评选出结果并非成长计划的终点。通过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动漫行业内很多优秀的人才站到了聚光灯下。而随着中国青年动漫家人数的累加,如何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帮助他们登上更大的国际舞台,是中国动漫博物馆一直在探究的课题。

赋予荣誉,更提供舞台。通过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中国动漫博物馆为青年动漫家举办了“青春动漫中国行”、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青年动漫家驻馆创作营、新书发布会和联展等活动,逐步打造集人才培养、藏品征集、作品发布、学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于一身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平台。

这还远远不够。在未来三五年,中国动漫博物馆还希望有机会打造世界青年动漫家峰会这样一个标志性、品牌性平台,邀请中国青年动漫家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对动漫的理解,与世界各国青年动漫家对话、交流、创作和分享。

未来,中国动漫博物馆还希望有机会追踪每位青年动漫家,按类划分,借助优势,对他们予以宣传推广、资源链接等扶持,相隔几年再搜集各自成果进行展示,让中国动漫博物馆可以真正去陪伴、助力、记录青年动漫家们的成长,并以小见大,据此了解和研究中国动漫发展的各个脉络分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中国动漫博物馆会着力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品牌推介平台、藏品征集平台、交流研讨平台、IP展示平台、行业共享平台六大平台,致力于发掘培育中国动漫新生力量,探索青年动漫人才成长规律和扶持培育机制,汇聚优秀动漫IP,整合优质资源,助力提升杭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动漫事业产业发展水平,扶持和助力中国动漫人才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