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努力打造服务平台 不断成为桥梁纽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记福建省漳州市供销合作社

   7-1 1 甘肃天水.jpg

彭鑫 通讯员 袁运来

福建省漳州市供销社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政治优势、组织体系优势“双重优势”,通过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属性、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努力形成规模化服务体系。

 

搭建为农服务“一张网”

基层社点多面广,处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漳州市供销社以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服务网络为目标,紧紧抓住农村消费需求升级的机遇,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组织体系优势和信誉优势,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在全市各县级供销社建设县级综合服务部(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每个乡镇建设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超市)、每个行政村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形成市有调度指挥系统,县有综合服务部,镇有综合服务中心,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市、县、乡(镇)、村四级供销社流通服务网络体系。截止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铺设网点1598个,其中县级集采集配中心11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88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498个,行政村覆盖率93.78%

漳州数字供销与漳供现代农服同步开展平台建设,以企业级XaaS数字供销中台解决方案,通过建立业务数据中台,为各商业体系提供三位一体移动Saas独立分平台,最终实现数据驱动运营的全方位覆盖,实现中台数据沉淀和前端资源共享。一方面是软件系统开发建设,数字供销SaaS系统目前已完成底层架构,服务器备案已通过“管局审核”,正在上线测试,平台大数据展示中心已初步完成,现代农服小程序已基本建成。另一方面是建设新型的内容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流通共享等综合服务“三农”。漳州市供销社与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洽淡,开发建设漳州供销新型服务管理系统,融合政务、商务,打造新型服务体系。

为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体系,强化全市供销社流通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三农”,促进漳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漳州市供销社整合各方资源,倾力融合本地龙头企业进入漳州供销系统供应链,进一步推进了供销系统“十百千”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漳州数字供销已与福建海鸟城商贸集团公司、福建康之味食品工业公司、漳州市白玉兰精糖公司、福建立兴集团和漳州市家佳食品公司等近20家企业签署了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漳供现代农服与中化农业、中农立华、珍田生物科技、新希望饲料、双胞胎饲料等近30家农资供应链企业,以及全省蔬菜、水果、副食品、水产等种植养殖生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创新“供销+”模式

漳州市供销社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漳州市数字供销教育学院,聚焦农业电商、数字供销、流通、合作经济等关键领域,展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学融合等深度合作,共建“战略研究院”、“数字供销数据库”、“菁英人才中心”、“实训基地”。

以漳州数字供销为基础盘,推动打造多种网点业态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为农服务体系,实现跨行业合作,促进双方共赢,形成新型供销+新型电信共建网点模式,其中八达、融信、下宫等3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自开业以来,快递取件客流转化率高,合作效果好,多家媒体争先宣传,已经成为电信融合门店新标杆,首批的百店样板工程打造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漳州数字供销与海鸟城就进口商品下行进村、跨境电商等业务进行融合,打造新的网点+进口商品供应链模式,共同推动漳州供销综合服务社成为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点。

漳州数字供销与中国邮政漳州市分公司达成合作,推动在联合党建共建、IP文创、金融业务、寄递业务、网点共建、权益金兑换、互为供应链等七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开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漳州数字供销与厝边邻里达成合作,就后续供销网点建设结为合作伙伴,将厝边邻里运营模式融入供销服务网点,打造漳州供销精品门店。

漳州数字供销与人保达成合作,通过“助力融资、便民保险、风险保障、消费帮扶、网点共享”等业务,在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三农”等方面推进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保险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联系农民桥梁纽带

基层社是建立联系农民桥梁纽带的末端,发展基层社不仅是供销社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更是为农服务的需要。漳州市供销社积极实施“保供促销工程”,共投入专项资金1034万元,对26个基层社实施改造升级,基层社形象改善,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立足漳州优势特色产业,引导涉农龙头企业投资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吸纳贫困户、种植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发挥资源联合和规模优势,以规模降低成本,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困难、技术缺乏、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问题。全市系统有农民合作社904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8个,2个农民合作社被评为“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4个专业合作社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个基层社被省社评为“基层社示范社”。

立足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在深加工上图发展,积极开展地区农产品品牌推广,组织漳州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赴新疆、福州、厦门参加“一县一周”等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扩大漳州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密切层级联系,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为加强农产品流通,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在2022年底完成直属企业整合托管的基础上,20236月组建了漳州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现有全资企业10家、控股及参股企业12家,主营农资、再生资源、农产品购销、冷链物流、大数据服务、餐饮管理、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业务。截至目前,在市本级及各县(区)累计推进项目37个,已建成投入使用项目29个,累计完成投资0.6亿元,社有企业经营面积2.5m2,其中超市21家、农资配送中心3家、日用品配送中心1家。

充分发挥农资业务主渠道作用,筹划成立“漳州市农资发展协会”,严格落实化肥冬储任务,积极调运,充足供应,稳定价格,有效保障全市农业生产。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农村金融、电子商务等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健全,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展,运营水平不断提高,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强化。全市供销社系统面向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流转土地,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等服务,与漳州农业发展集团、角美农发公司、天宝镇政府、丰山镇政府、云霄下河村、丰山玉兰村合作,推进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与金盾物业集团、天利仁和物业洽淡开展社区社会化服务。通过基地生产、终端服务等方式,在芗城拓展三个“泉水鲈鱼”社区直供点,未来拟建设100个以上服务点。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以要素融合为重点,围绕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农村金融方面的瓶颈,特别是受政策和监管要求,规范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合作业务一直未能有效破解。诏安县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在“三位一体”金融合作方面做了比较有效的尝试和创新,有关工作已得到率先破局。各级财政累计安排740万元用于三位一体专项贷款贴息,诏安县财政安排500万元用于三位一体专项贷款贴息,累计为269户农户申请贷款5200多万元,云霄县财政安排不少于70万元贴息补助资金、为65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解决生产资金贷款1784万元,芗城区财政安排50万元贴息补助资金、为涉农经营主体申请贷款500多万元,东山县、华安县财政安排50万元贷款贴息,帮助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实施“十百千”工程以来,漳州市供销社行政与市场并举、内部与外部并举、铺点与提升并举、线下与线上并举,供销社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漳州数字供销与电信融合,形成供销+电信综合网点模式,与海鸟城集团合作,列入数字供销工会福利采购供应链库和进口商品下行进村供应链。漳供农服农资集采集配中心,入驻肥料、农药、饲料、动(植)保等品牌企业10余家,涉及产品上百种。陆基鲈鱼养殖基地(南靖、龙文、芗城、华安)现有托管养殖农户27户,圆池300余个,产值近千万元。漳供农服金峰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打通了农产品到餐桌安全品质通道。河南省许昌市供销社一行到相关网点考察学习,高度赞同漳州市“十百千”工程的做法。

漳州市供销社将努力丰富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内涵,实现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的外延,加快新时期新型供销合作社发展步伐,为乡村振兴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