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山东能源柴里煤矿 装备升级改造赋能“智慧机运”建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志军 巩光浩 殷宪芝 刘现永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柴里煤矿认真贯彻落实山东能源工作部署,把“科技兴安”作为要事大事,持续走装备升级、系统优化、科技创新之路,全面打造“过程自动化、流程高效化、操作少人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智能化机电运输生产模式,助力矿井安全生产。

5-2 2 1.jpg

    柴里煤矿有着59年的生产历史,矿老战线长、辅助运输线路复杂、工作头面物料运输环节多,为安全生产带来诸多潜在隐患。企业牢固树立“隐患不除、事故难禁”思想,持续优化辅助运输系统。他们结合矿情和生产实际,制订实施了236南集轨运输优化方案,完善了236南集轨至237集轨、南轨一坡辅助运输路线,对236南集轨卡轨车机尾进行改造,使原运输线路运输效率低、故障率高、人工使用率高的实际困难得到了根本破解。

    针对237采区首采面安装工艺流程,他们在237采区组装硐室安装天轨160米,天轨道岔2副,配备了单轨吊薄型起吊梁,对支架运输线路的天轨进行整改,增加补强斜拉强度,确保了237采区首采工作面的安全运输。

   “我们在237集轨通过安装锂电池单轨吊,使23607工作面支架回撤相比北轨运输支架每班减少人员15人,效率提高了50%,不仅达到减人提效目的,还有效缓解了北轨延线的运输生产压力。”该矿机电设备科科长靳昌军说。同时,他们对采掘工作面实施了集装箱代替矿车运输,投入井下各类集装箱170余辆,实现了采掘料场处的集装箱整体装卸,单车装载量相比矿车也提升了50%,提升循环和成本支出大大降低。

    为保障皮带原煤运输“生命线”,他们采取边生产、边改造的方式,在七采区、九采区实施了南强力二部皮带驱动装置改造,将普通皮带升级为钢丝绳芯皮带,今年改造强力皮带已达4200米。他们结合安全环保需要,实施西矸石山系统改造,撤除了原矸石山绞车运输系统,新安装矸石运输皮带,简化了矸石运输环节,实现了矸石落地即运走,优化岗位人员6人。

5-3 2 2.jpg

    针对主提升系统“咽喉”,他们实施了原南副井罐笼升级改造工程,优化南副井罐笼减速段爬行程序,增加滚筒下方的松绳保护,完善闸间隙超限保护,安装防坠罐井筒开关及天轮编码器,有效降低了罐笼上下颤抖幅度,保障了安全提运稳定。

    他们还针对237、239采区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将南翼变电所剩余负荷改至237变电所,撤除了南翼变电所高防开关7台,移动变压器2台,馈电开关3台,为主供电系统持续提升安全供电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成立了“技术大拿”专班,实施了袁堂副井系统恢复改造工程,对袁堂井机电系统、提升机电控系统、信号系统、井筒装备、井口安全设施等进行维修改造,将袁堂风机更换为轴流式主通风机,实现了不停风倒机和一键倒机功能,为传统装备植入了“智慧芯”,为保障新区开拓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在科技创新、科技兴安上投入再多也是少,花的再多也不多,智慧机运是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必走之路,必须在本质上提档装备水平,提升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全面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该矿矿长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