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华荣能源公司广旺片区文学分会采风活动在石洞沟煤业公司举行,当一行人穿越过富有文化底蕴的“安全文化长廊”,“驻足凝望”“侃侃相谈”是对其企业文化的最美解释。
说起企业文化,不理解的人也许会认为就是一些标语、口号,既浪费金钱还虚假得很。这种想法、看法是存在偏差的。
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永恒的底色,文化是决定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
去年开始,华荣能源公司着力打造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它又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崇尚的价值观、理念、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集合体,是企业内部共同的信仰、准则和行为方式,是企业的“中央银行”。组织内的一群人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对待彼此、对待公司,最后反映在企业所有大小事上。
作为华荣能源公司赵家坝煤矿的一名员工,初到矿山,我就曾听到我们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这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赵家坝煤矿的矿山初建设者们,住干打垒、吃馒头、用盆洗澡的艰苦环境下,一铁锹一铁锹、一锤子一锤子、一撮箕一撮箕打下的“三特”精神。在这样的“三特”精神下,锻造了赵家坝煤矿“西南一枝花”的美誉,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李刚明、省劳动模范李永建等煤炭先锋。
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对内能凝聚人心促发展,是企业稳健发展的灵魂和内生动力。去年,赵家坝煤矿绘制了2022-2024建设蓝图,这幅海报不仅吸引了员工家属停驻观望,更是让员工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年,+340m井下文化长廊,更是将文化融入于员工的点点滴滴。对外文化传播树品牌,是企业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核心竞争力。前不久,朋友圈一个朋友发了一条动态视频,“赵家坝煤矿夏日的清晨,山绿了,水清了,品味最美职工生活区”,许多曾经在矿山生活、奋斗过的人,纷纷给博主留言、点赞,“赵矿成了桃花源了,很漂亮”“常年在外的我,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生我养我的地方真好”“从小生活的地方,怀念”,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文化的感召力。
那么,我们又如何打造企业文化?从四个层面入手,树立品牌形象,推动企业持续发展。首先是物资层面,这是一种用物质形态表现的表层文化,如我们的生产生活设施改造。三年前,矿井借助“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工程,矿区家家户户通天然气了,许多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想到,在这山村地带,还能搭乘企业的东风,享受国家改革的红利。当时,联络不常住在矿区的居民需要安设天然气,他们欣然同意,甚至有的人说,天然气通了,他们以后就可以回矿区避暑了。其次是行为层,分为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在过去几年,赵家坝煤矿经历了寒冬,但即使再“贫寒”,企业依然把关心关爱员工放在首位,各种节气时候,为员工送去慰问品;员工生病了,住院了,企业党政工领导层层关心慰问;员工家中暂时遭遇困难了,积极为他们争取各种帮扶政策的同时,还挤出各种资金帮助他们渡过暂时困难。员工行为牵连广泛,赵家坝煤矿始终利用周二安全学习会、周五政治学习会、班前会等各种时机,着力规范员工行为。随后是制度层,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因为有企业的各项规定或条例,行为文化才能得到贯彻保证。最后是核心层精神文化。这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是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各项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就如我们的“三特”精神,让赵家坝煤矿战胜了急倾斜综采开采,战胜了大倾角低透气性煤层群瓦斯抽采治理,战胜了急倾斜近距离煤层可缩性掩护支架安全高效开采等等,让赵家坝煤矿走过了寒冬,迎来春暖花开。
文化入水,润物无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企业文化细节可见。 (曾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