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重庆市巴南区三线建设研究会举行成立挂牌仪式,同时启动了“纪念中国三线建设60周年”暨“中国·重庆巴南三线文化艺术节”大型宣传活动。
据悉,重庆市巴南区三线建设研究会为自发组织的群众性、非营利性、地方性的社会学术民间组织。其业务主管单位是重庆市巴南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监督管理机构是重庆市巴南区民政局。研究会主要从事三线建设课题研究,总结三线建设典型经验,发掘和抢救三线文化资源,开发三线工业遗产,弘扬三线精神,讲好三线创业故事;同时,开展其他有利于三线建设发展的活动。

9月3日,重庆市巴南区三线建设研究会举行成立挂牌仪式。 郑华权 摄
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加强战备和内地建设而做出的一项十分重大而英明的战略决策。 从1980年开始,三线企业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原则,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发挥其作用”的重大战略决策,着力进行了调整。
开放崛起的巴南,迎来了全国最大的三线调迁项目的落成。由原兵器工业部下属九个独立法人的三线军工企业,先后从万盛、南川、綦江、江津等地调整搬迁到了巴南,最终实现了“九九归一”,组建了大江工业,成为了全国搬迁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三线合并搬迁企业。企业经历了搬迁、兼并、重组、债转股、转变管控模式等改革发展的历程,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铭记三线历史,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前不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十二部门印发了《重庆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举措》中,为充分挖掘重庆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三线”精神与红岩精神等一起引入校园,作为“大思政课”的内容之一。
据该研究会负责人表示,启动“纪念中国三线建设60周年”暨“中国·重庆巴南三线文化艺术节”大型宣传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契机,积极带领广大会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新形势下,高擎三线文化旗帜,传承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为巴南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新增一抹亮色。(刘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