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智”为擎 减人增效 内蒙古能源长城六矿全力建设“277 型”示范矿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6-1 2 内蒙古能源长城六.jpg

图为巡检工检查乳化液泵站

■  王士波


    早班入井人数平均为191人,中班入井人数平均为181人,夜班入井人数平均155人,全天平均入井人数为527人。其中,采煤工作面人数平均为7人,掘进工作面人数平均为7人。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新矿内蒙古能源长城六矿单班下井作业人员稳定在“277”(单班下井人数不超过200 人,综采和综掘工作面分别不超过7人)范围内。

    该矿认真贯彻山东能源集团、新矿集团关于“减人提效”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两优三减”各项举措,以“智”为擎,全力建设“277型”示范矿井,助推矿井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


颠覆思维 扎实推进


    围绕建设“277型”示范矿井目标,长城六矿从思想认知入手,层层学习上级关于“减员提效”系列文件会议精神,确立“一把手工程”,成立由矿井总经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颠覆传统思维,坚定不移走“智能化减人提效”路子,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

    “规划调度指挥中心、智能矿山集控中心、信息中心‘3个中心’,2个工业以太网,1个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信息、采煤、监测、运输、辅助‘5个系统’的‘3215’建设路线”,长城六矿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有勋说:“我们以‘两优三减’为指导,编制完成《长城六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细化了阶段任务和措施,全面推进井下设备更新换代,实现向‘智’转型,以‘智’开采。”


智慧赋能 采掘高效


    围绕掘进“迎头”单班人员不超7人目标,长城六矿掘进专业从优选装备入手,全力打造新型快速掘进新模式,回采巷道总体实现月进320米以上,最高月进突破400米,整体掘进效率提高30%。

    “我们在1501N掘进工作面打造‘大功率综掘机+自移机尾+小型单轨吊’的快速掘进作业线,依靠装备、工艺提速提效,实现截割、运输的机械化作业,减少运料工2人,月掘进进尺同比提高50米,人均工效提升20%。”该矿掘进工区区长王伟强介绍。

    与此同时,该矿回采专业以“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为抓手,地面建成智能采煤集控室,井下配套大功率采煤机、郑煤机电液控系统,同步做好供液、运输等系统优化,泵站实行自动配比,减少泵站司机和转载机司机等岗位人员6人,让“采煤机一键启停、记忆截割”“泵站无人值守”“转载机远程遥控”成为现实。


减人提效 安全幸福


    长城六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智能装备升级,先后完成了“智能采煤系统”“智能皮带运输系统”“智能集中供液系统”“转载机人员接近保护”等一批“重量级”创新成果,采煤、皮带运输等全部实现远程集控,35kV降压站、主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等大型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少人巡检”,累计减少岗位30余个、辅助人员70余人 ,让少人化、无人化成为矿井“新常态”。

    如今的长城六矿到处彰显着现代化气息,地面环境“美观优雅”,井下设备“智能高效”,像一颗璀璨珍珠坐落在内蒙古鄂前旗草原大地。通过落实“机械化换人、智能化无人”举措,矿井人员减下来,效率提上去,安全有保障,职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以更加健康的体魄和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曹有勋表示,下一步,长城六矿将聚焦“减人、提效、保安”,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全面优化固化“277”矿井建设成果,持续完善智能化项目建设,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打造精简高效智能化“示范型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