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永宾 张艳钗
在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有这样一名员工,他常年扎根生产一线,以项目为家,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边疆大漠书写石油工人能源报国的初心使命。他就是新疆项目管理部顺北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张运龙。
张运龙参加工作32年,扎根新疆大漠十六载,先后担任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执行经理等多个岗位。初见张运龙,总感觉他有打不完的电话,忙不完的事儿。去年12月,新疆项目管理部先后承揽了顺北电力线路、天然气外输管线两项工程,张运龙负责前期准备工作,每天不是现场勘查地形,就是编制各项施工措施,为保证施工进度,他干脆卷着铺盖扎进沙漠腹地现场,节省了驻地现场来回奔波的时间。
春节期间,作为一名老党员,张运龙带头坚守岗位,奋战在最前线,冲刺目标任务,最终仅用34天内就完成了25公里DN800管线的主体焊接任务,提前了10天完成甲方要求的节点,管线的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了99.4%。
主体焊接刚完成,他又忙着联系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压力管道注册现场监检工作,“前面的工作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在压力管道注册现场监检这块儿决不能掉链子。”晚上11点,刚刚编制完成一项技术标的他顾不得休息,又忙着准备监检技术服务协议的资料和现场剩余工序监检的协调。张运龙这种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多次赢得甲方肯定,先后在2008年、2012年业主组织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中获得优秀荣誉。
入疆16年,张运龙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作为一名党员,服从安排,守住阵地,是责任也是义务,对家人难免疏忽了些。”谈起家人,这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也表现出了温柔的一面,“两年多没回家过春节了,希望今年休假能够多陪家人几天。”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张运龙瞬间换了神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协调中。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张运龙还将自身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龙哥的知识面非常广,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或遇到难题,他总会耐心地为我讲解个中缘由,从来不嫌麻烦。”年轻的技术员李帮说。
在顺北5号联液化气脱硫工程建设期间,由于设计图纸复杂,与以往施工的单井、管线建设类项目有很大差异,分包商查看图纸吃力,张运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白天去现场紧盯各项工序,晚上加班查询规范,比对钢材、阀门的型号,一点点在图纸上做标注,成功解决了分包商的问题。
2021年7月,新疆项目管理部中标顺北联络线项目,线路全长42千米,合同工期90天,面对沙漠中资源匮乏、风沙肆虐的恶劣环境,再加上疫情防控带来的资源调配困难问题,工程推进一度受阻。项目启动会上,他结合常年驻疆的施工经验,从容地阐述人、材、机调配思路,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重点施工环节专项方案等,给项目全体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扎根边疆献青春,无私奉献写忠诚。甘于奉献,以身作则,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是张运龙的故事,也是无数扎根新疆的广大员工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