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聚链成群、创智赋能, 企业家热议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华东周刊 王姿娇/整理、摄影


为充分听取广大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扎实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在杭州的生动实践,杭州市政协创新推出“杭商荟”活动。该活动由杭州市政协搭建平台,根据不同的协商内容,分专题邀请杭商汇聚一堂,开展政企对话,交流思想火花。

727日,第二场“杭商荟”活动举办,结合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听取企业建议。

一起看看本次会上的观点分享~

李柳萌.jpg

李柳萌

浙江金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低端产业转移加速,国际经贸环境错综复杂,我国面临的产业升级压力空前巨大。面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高屋建瓴,以全面、立体的政策框架为企业纾困提供了行动方针。目前,我院二期建设以打造“先进合金与高能束精密加工产业生态”为主线,致力于为地方引入千亿级新型高精尖高附加值制造业集群,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的打造,将有力支撑《意见》中提出的“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针政策。

李晓春.jpg

李晓春  

杭州友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意见》共有6个方面31条具体举措,从中可以看出对民营经济以及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视,企业家应当勇于承担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家专业精神,攻坚克难,为企业谋发展、为国家作贡献。

我比较关注的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议针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人才设立专业职称,由专业院校颁发证书并按级别提供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信息化专长人员踊跃加入到传统企业的管理团队。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制造型企业管理层的基础信息化素质培训,帮助传统企业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只有不断提升数字化意识与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忠红.jpg

李忠红

杭州吉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有法治环境不够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迫在眉睫等问题。

我建议,相关部门应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实现治理规范和有效制衡,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风险防范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加强央地联动,落实激励约束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孙建文.jpg

孙建文

杭州普天乐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关注到《意见》里的“发展壮大”四个字的表述,这表明了中央最高层对民营经济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不再是“保持健康稳健发展”,而是要发展壮大,“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意见》涵盖全面、内容丰富,其中指出,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展现良好形象,更好与舆论互动,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努力做大做优做强企业。

徐家隧.jpg

徐家隧

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意见》的发布,对民营企业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31条意见”明确地指出了政府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鼓励民营企业集中精力做强做优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

结合企业遇到的问题,我谈谈两点建议:关于“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建议政府能言简意赅地阐明政策,多推出针对性的普惠政策,从公共数据平台提取材料,简化企业申报流程,助推大中小微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关于“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建议尽快健全政府内部沟通机制,推动不同层次的跨部门议事协作,全面提升政府兑现能力和效率,保证承诺内容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满足企业需求。

王刚志.jpg

王刚志

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建议:一是建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家库,组织专家队伍为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咨询与帮扶服务。二是建立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机制。例如,引导、奖励本地大中型企业通过“发榜揭榜”“生态链对接平台”等方式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与项目攻关,并进行过程追踪。三是帮助腰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招才、引才、育才、留才。譬如,是不是可以通过类似市委组织部主办的“杭商学堂”等机构,就制造型中小企业分类组织面向中高层管理者的市场营销、研发管理、精益生产等中短期培训班,且做好名额分配,协助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四是精准搭建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出海”拓展市场、引智。

沈小英.jpg

沈小英

浙江力行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意见》中,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诉求期盼的精准回应,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坚定意志。文件中一项项详尽的政策更是给予了我们前进的持续力量,使我们在安心的民营经济环境中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坚持恒心、勇往直前、做强做优。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将肩负社会责任,不断改善经营方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趋势中找准发展方向,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为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蔡明茂.jpg

蔡明茂

杭州集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主要是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制造企业沟通紧密。结合实际,我想提以下建议:加大对有优质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的保护,政府适当承担一些风险,用担保、风险池、政策性投资等方式助力潜力企业渡过难关;加大对银行体系的监管,让银行把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落地好、落扎实,减少抽贷、减贷等行为;提高法院的案前协调沟通能力和协商案办理比例,尽量减少合同纠纷,扶持弱者一把;政府多腾出一些财政资金支持民营企业,避免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投资和民营企业家、创新者出场;我们既要发展新兴产业,也要发扬光大传统产业,要扶持块状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政府政策制定和执政中的“有色眼镜”。

陆顺理.jpg

陆顺理

杭州澳利斯橡塑保温材料公司总经理

《意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将有效改善涉企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的问题,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让我们能够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如拖欠账款、市场准入壁垒等问题,《意见》的第6条政策明确提出要“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提出“破除市场准入壁垒、落实公平竞争、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以及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这些都精准回应了民营企业的诉求,将有力有效地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保温材料及消防通风管道的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我们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好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葛浩俊.jpg

葛浩俊

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民营企业走得远走得深,做大做强,离不开国家大环境的整体安稳,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精准扶持。我比较关注《意见》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中不同体制企业公平竞争方面、关于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方面的一些表述,有了这些鼓励性的举措和保障性的政策支撑,我们公司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参与竞争。下一步,我们将从提升公司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整体效率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走稳“国内海外双市场战略”。希望政府可以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民营企业可以清晰预期、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新、大胆发展。

沈子恒.jpg

沈子恒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

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保护机制,加强创新投入的连续性与创新规划的引导性,切实营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环境。人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支撑。要创新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相结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育方向结合企业需求,人才培养过程企业积极参与,为制造业人才做好储备。要探索制造业类企业员工工资结构,提高人才收入,把优秀人才留在制造业。要加强舆论引导,鼓励实干精神,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伟大事业。

杭州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有投资信心、创新热心和发展恒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杭州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发展舞台和光明发展前景。

王永.jpg

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是一家从事固废垃圾和垃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自成立以来,企业一直践行“八八战略”提出的推进“创建生态省和打造绿色浙江建设”。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以减污降碳为内核,通过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能驱动万亿级的市场。作为杭州本土企业,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产品在绿色低碳数字平台、生活垃圾分类、一般工业固废和废旧物资(可回收物/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方面的应用,助力产业升级。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我们新产品研发、生产、应用以及推广宣传方面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