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体“茶”新乡村 服务茶科技 ——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侧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4 3 7月10日,陕西理工大.jpg

● 7月10日,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宋志豪带领小组研发储茶保鲜箱。(刘若雨 摄)


■ 胡晋洲


今年暑假刚开始,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便来到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柳树镇丰河茶园,围绕高校理论研究与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体“茶”为切入点,开设“乡”约茶园齐采茶、名师讲授茶文化和专业耦合茶科技等,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百姓致富。

茶园学艺

712日,在西乡茶产业专家服务团首席专家陈志龙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不惧暑热,头戴斗笠,肩挎茶篓,深入茶乡梯田学习采茶技术。为扩大户外采茶教学受众面,学员胡笑杨化身主播,引导受众“全息式”体验采茶乐趣。

“你们看,蚂蚱飞来了,抓住它免得伤到茶。”面对同学们的担心,陈老师说:“这是茶园益虫之一,它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帮助茶树生长,我们非但不能抓它,还要好好地保护它。”

“明前茶做仙毫,芽头嫩等级高,一芽一叶做毛尖,叶芽初绽为上品,一芽二三叶方能做炒青”,这样的茶叶捕获秘诀深得学员青睐。实地教学后,队员们从集中到分散,再到独自采茶,足迹遍布茶园,汗水湿透衣背……陈老师铺开大家的采摘成果,逐一筛选,逐个评议,鼓励大家入车间学制茶,尝尝自己的首杯团结茶友谊茶爱心茶。

耦合茶科技

714日,该校汉水研究中心梁中效教授做客实践理论讲堂,带来《汉源汉茶》主题讲座。梁教授与大家一起探寻汉源汉朝汉文化与茶乡茶人茶产业间的耦合关系,把握好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既是茶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特莱恩学子们学习茶文化的途径。

与此同时,刘教授通过详细的史料解读了汉中在联通西南西北茶马贸易方面的重要贡献,队员们认识到学院在以茶为媒,中外互鉴,当好茶文化信使,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茶农致富,力争做汉源茶文化复兴的斜杠青年。

715日,一场茶科技沙龙在实践团自发展开,担任主讲的是队员宋志豪。

“在茶研茶”是茶学学子的学科专长,对工科生而言,若能通过革新储茶保鲜技术,提升品茶口感无疑将赋予茶叶第二次生命。对此,宋志豪将“车载储茶保鲜箱”作为实践团科研成果之一。科研参与者分属学院机自、电气、网络等三大工科专业。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车载储茶保鲜箱”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队员们以“茶”为切入点,跨学科融合的兴致更浓。以网络专业为例,队员们发挥网络专业的学科优势,采用数据分析技术,深度分析青年饮茶理念,撰写并推出《青年饮茶理念报告》,为茶产业销售提供新点子,给出新策略,运用直播带货经验,为西乡茶产业代言,助力精品茶叶又好又快销售。

实践团咬定“汉中茶”不放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队员深入体“茶”,用心实践。以入车间、科技融合、提升茶品质为着眼点,以“茶学科普”为主旨,深耕学科融合,壮大科研底气,讲好汉中故事,助力汉中茶业绿色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