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伟
今年以来,皖北煤电恒源矿严格落实集团公司“三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在职工“提素”上做创新文章,在“接地气”上下功夫,突出抓好能力培训、安全岗位资格培训、实操技能培训,以培育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凝聚发展“新动力”,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小灶式”精准培训
“人员或者车辆需要经过时,可以通过升降门边上的语音对讲系统向集控中心汇报,确认安全后抬杆通过。”
“若发生报警,监控人员要通过视频监控检查升级门是否有障碍物阻挡,接触报警后再落杆。”
在该矿运输区地面排矸系统操作室内,一场针对地面排矸系统门禁通道管理操作流程的实操培训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厂家技术人员围绕现场作业中的安全风险点和操作难点现场教学,让每一名参培职工能够短时间内熟知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学员人数多、占用休班时间、下班再培训、学习效果差是实际培训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该矿培训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化整为零,采取定单式、小班化教学,将每个小班人员数设为2~10人,授课人员在讲解操作要领的同时,以典型的案例与学员一起进行分析故障原因和防范措施,与学员交流,对学员模拟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纠正,让职工都能“听得懂、看得清、会操作”,提高培训效果。基层各单位建立科区级实操教学点,兼顾各区队员工下井时间、休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快准”特色培训,实现“理与实”“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截至6月底,基层单位共举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知识、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应用、数码电子雷管使用、综采电液控等培训班17期,受训100余人次。
“靶向式”解惑培训
“PLC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编程方法简单易学、体积小,抗干扰能力、通用性强,井下设备使用十分广泛。”
“一般设备出现电路故障,例如无极绳的过卷、沿线急停等故障,可根据PLC输入、输出状态来判断……”
近日,在该矿举办的技师团队“冠名培训班”上,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机修厂黄王斌正在为生产单位维修电工讲解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相关知识,学员们边听讲边“上手”,培训现场干货满满。
该矿为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断档、绝活失传等问题,秉着“差什么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对症下药”定制培训计划、教学课程。各专业主体单位牵头,职工培训中心配合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防突知识、“七新”知识 (新法律法规、新标准、新规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专业专项培训,做到应培尽培、确保实效。
加大实操培训基地建设,购置模拟培训设备,在矿“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继续建设采煤自动化、维修电工、运输机司机、PLC自动控制技术实训项目等教学点,采取内聘外请方式,聘请有经验的技术工程人员、皖煤工匠、技术标兵、劳动模范进行“一事一讲”“一活一训”,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教学、理论授课,带徒授艺,不断提升专业化人才素质,适应矿井智能化机电设备投入使用的需要。
上半年,该矿结合科区班组实际操作岗位需求,共完成单轨吊司机、电机车司机、井下电钳工、通风工等20个工种实操培训考核35期,考核520人次,开展了14期不安全行为警示教育培训班,共计培训669人次。
“便携式”掌上培训
“参加培训的新入职员工可以关注‘恒源煤矿安全培训’公众号,里面有安全培训内容、应急救援知识以及考试题库等内容,回去后可以通过自学,进一步加深学习效果。”该矿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为新员工岗前培训时介绍说。
为让职工学习更灵活自由,实现学习不间断,该矿大力实施安全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员工安全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安全培训教学方案、学员管理、考务管理、档案管理、数据统计、线上培训等功能集于一体“互联网+培训”信息化平台,根据专业和岗位性质,定期推送相关应知应会知识,让职工像超市购物一样自主选择学习,实现“线上”“线下”动态学习,打破学习空间局限,职工学习更灵活自由。授课老师建立培训工作微信群,随时与基层单位培训网员交流和探讨,提升培训的效率。“我们定期把各类培训PPT课件、视频和题库放到公众号里,方便职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实现点开即可学习、练习,轻松掌握重点知识。”培训中心教师吴曼说。上半年,该矿举办新工人岗前培训班3期,培训329人次。
同时,该矿鼓励职工积极参加技能等级认定,聘请职能科室专业技术人才对职工进行专业垂直辅导,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帮助参训员工更加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6月份,该矿64名员工参加技能等级认定,54人考核通过,通过率84.4%。
“下一步,培训中心将围绕管理能力、安全素质、基本技能、隐患排查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学历水平‘五个提升’为目标,以‘领培+精培+实培’新模式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全面落实安全培训责任,为矿井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该矿培训中心主任李自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