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从明确工作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等4方面提出了17项工作措施。
在工作目标方面,通知提出,充分认识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意义,力争将全国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
在重点领域方面,通知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中,选择一批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同时,要全面梳理吸引民间资本项目清单,搭建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
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通知明确,建立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优化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强化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要素保障。与银行共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和资金支持信息,促进信贷资源向民间投资合理配置。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投融资渠道。
在营造良好环境方面,通知提出,优化民间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建立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设立促进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严赋憬 陈炜伟)
上汽集团与奥迪将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
就市场备受关注的奥迪与中国车企进行电动化平台方面的合作,上汽集团首次回应表示,已经与奥迪达成共识,将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介绍,奥迪与上汽一直以来都是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将通过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速度,“许可、共同开发等都是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式,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型,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为实现双赢提供保障”。
上汽集团此前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周蕊)
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25年通车
记者7月23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作为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正加速建设。线路2025年通车后,河北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北京CBD(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32分钟,将大幅提升跨省通勤群众出行效率。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处长杨丽明介绍,22号线是高质量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性线路。线路全长81.2公里,共设置车站21座。其中,北京段长约51.2公里、设站16座;河北段长约30公里、设站5座。此外,22号线共有12座换乘车站,未来可与1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条城际铁路以及2条市郊铁路高效衔接,促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杨丽明表示,22号线目前进入全面建设阶段,6座车站已经封顶,计划2024年底实现全线结构洞通。待2025年通车后,对促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河北廊坊北三县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张骁 鞠焕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