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只鸡”跑出共同奔富“加速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养鸡产业发展观察

■   赵德斌

在安徽省庐江县郭河镇,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的习惯和经验。眼下,看上去“土里土气”的养鸡产业,在这里发展得红红火火,产业效能持续释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挑起了乡村振兴的“大梁”。

近日,笔者深入郭河各地采访,看这个镇如何做大做强新时代的“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升级,让“一只鸡”跑出共同奔富“加速度”。

春天的郭河镇,草长莺飞,绿意盎然。

走进郭河镇元井村刘辉琴养殖家庭农场,笔者看到,连片桃林里,成群结队的土鸡或聚集觅食,或悠闲散步,或追逐嬉戏。发现有陌生人靠近,鸡群就飞快地奔跑,有的直接飞上枝头,有的张开翅膀乱舞……“咕咕咕”“咯咯咯”“喔喔喔”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当农场主刘辉琴把玉米和稻谷撒在树下,呼唤几声,不一会儿,几百只放养的土鸡便扑闪着翅膀,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争相抢食,现场热闹有趣。

刘辉琴告诉笔者,2018年她向村里承包了这片150多亩桃园,利用周围原有篱笆网的设施,在镇畜牧部门的指导下,选择了本地的优良鸡种,搞起了土鸡养殖。

“我这个养殖场空间大,环境好,放养的土鸡任性飞随便跑,还可以在树下啄食小虫、杂草等天然饲料,这种方法饲养保证了土鸡和笨蛋的纯正品质,从而成了远近市民的‘抢手货’。”刘辉琴喜滋滋地说,仅这一批,她就养了1.2万只土鸡。

现在,刘辉琴养殖家庭农场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已有了名气,鸡每次出栏前,早早就被一些客商预订了,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慕名上门购买鸡蛋。就这样,口口相传,她的土鸡、笨蛋卖到了沪苏浙等地,而且大多是回头客。

“生态鸡”“虫草蛋”成了郭河镇的产业名片之一,但随着百树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成功引进,却让该镇的养鸡产业棋局实现了“大翻盘”。

在位于郭河镇潘墩村的百树园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身穿洁白工作服的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娴熟地分割着屠宰完的肉鸡,将鸡腿、鸡翅等一块块地分割出来放上流水线,一旁的机器自动运转,进行分拣、称重、打包、装箱。

眼瞅着一整套工序结束,郭河土鸡很快“变身”为一份份生鲜半成品。“我们通过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销往全国各地,价格比肉鸡高出了一大截。”该公司总经理黄基勤高兴地说。

“员工大多是附近村民,公司目前已带动本地12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黄基勤对笔者说,从土鸡到深加工全产业链的形成,将过去“原汁原味”的鸡产品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多汁多味”的“土特产”,并带动了群众融入产业链生产,分享到更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发展养鸡产业过程中,郭河镇坚持以“强要素、聚规模、延链条”的全产业链思维,聚焦商品鸡生态养殖延伸产业链,聚焦以土鸡为原料的生产加工提升价值链,还聚焦拓展业务布局打造高协同效供应链。

郭河镇郭河社区云莲养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孵化、育雏、饲养、加工、培训、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一直以来,合作社秉承“做大做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经营理念,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郭河社区20多家养鸡大户组织起来,化零为整,抱团闯市场。

合作社除了基地吸纳就业为乡亲们提供增收渠道外,还通过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服务、收购销售等方式,带动村民科学养鸡,增加收入,走上致富路。

“对养殖户来说,就怕市场波动。以前自己找销路,遇上价格不稳,经常连饭也吃不香,觉都睡不着。”合作社理事长韦海燕深有感触地说,郭河养殖户也曾经一度面临“好货卖不出好价”的窘境。

为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最近几年,合作社借助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电商销售模式,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人找货”模式转向“货找人”模式的根本转变,让养殖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并获得稳定的收益。

在合作社办公室,笔者看到,客服正忙着接单、打单、查单等处理订单业务;仓库里,十几个工人在赶紧按订单打包发货;路边的公路上,物流卡车停在门口等待装货……一派繁忙的喜人景象。郭河土鸡、笨蛋正在“云端”飞向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

刘辉琴养殖家庭农场、百树园食品有限公司、云莲养鸡专业合作社只是郭河镇深耕养鸡产业链条、下足“土特产”功夫的真实写照。

据陪同采访的郭河镇畜牧站站长孙家和介绍,截至目前,郭河鸡年出栏达230万只,年产蛋逾1500吨,年加工生鲜鸡约1.1万吨,养鸡产业年总产值超过2.6亿元。全镇近8000个农户依附在养鸡产业链上稳定增收。

“一只鸡”成了郭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鸡”。

近年来,郭河镇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养鸡多种功能、挖掘产业多元价值要利润,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拉动养鸡产业全链条升级,走出一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兴旺之路,产业发展呈现出特色足、品牌响、质量优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郭河镇副镇长鲍文俊深有体会地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凝聚了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深邃思考,为我们推进产业兴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

鲍文俊表示,接下来,郭河镇将继续做好“一只鸡”文章,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资源要素融合“三链”延伸和对接、农业多功能开发与拓展等提升新产业,培育新业态,打造新模式,深化“土特产”一产引领带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