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祥清 马晓燕
进入四季度,川煤集团华荣能源物资公司全力以赴、协力迸发、拼搏实干、攻坚冲刺,处处涌动着打赢收官战、确保全年目标圆满完成的奋战热潮,一股蓬勃发展之势扑面而来。
物资公司党委按照华荣能源公司党委统一部署,聚焦“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定位,立足“管理、服务”两大主责主业,精准擎画落实“路径图”“施工图”,持续做好“优质服务”和“安全保供”两篇文章,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物资供应管理相融共进,用实际行动践行能源保供“粮草先行官”的使命担当,铆足干劲在华荣能源公司全年“满堂彩”中拼出作为。截止到11月末,库存较年初下降42.5%;物资采购合格率99.69%;协议代储1.05亿元,实物到货7742万元,代储出库3039万元,以实干实绩为华荣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物资贡献。
“清单化”管理
聚焦中心扛责上肩
实行“清单化”工作法,职责明确、任务清晰、措施具体,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明职责。坚持早部署、细安排、严落实,10月27日,物资公司党委召开党建工作例会,认真落实华荣能源公司三季度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华荣全年奋斗目标做好物资文章,持续抓好党建赋能,列出涵盖28个大项、96个小项的党建重点任务清单,运用“责任、目标、考核”三张清单,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统筹推进、深度融合。二是勤督导严考核。每月抽查检查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注重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扣减绩效工资3-10%,督促基层党支部大抓党建、大抓基础,打造“数字化部署、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检查、数字化考核”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杠杠”。
“项目化”推进
打造硬核战斗堡垒
物资公司党委把生产经营项目的招投标模式引入党建工作,实施党建项目化管理。一是党建项目内涵发展。各基层党支部围绕“落实一个项目、解决一个难题、培育一个典型、形成一个机制、创建一个品牌”的工作目标,结合四季度物资保供、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活动,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队、党员服务队、“红帽子”积极参与迎峰度冬保供、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供等工作60余次,引导184名党员做到岗位示范、思想示范、业绩示范、形象示范,确保党建攻坚项目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节点上。二是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立足物资公司党员“红帽子”在疫情期间绽放出动人风采的实际,讲好物资故事、讲好保供故事,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4名党员志愿者的事迹被《方志四川》《文学川军》《企业家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营造了学先进、比贡献、保供应、创佳绩的浓厚氛围。三是打好防疫保供硬仗。11月,达竹片区部分矿厂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达州分公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按照华荣能源公司和物资公司等上级部署,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科学处置、有效防控,千方百计做好物资保供的同时,积极参与核酸检测、防疫宣讲、防疫巡视、困难帮扶等防疫行动,全力当好疫情防控“排头兵”、做好矿区职工群众“守护者”。
“融合化”赋能
做深做实创效文章
找准党建与企业管理之间切入点、融合点,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管理组织双融互促。一是持续夯实基础保障。11月22-24日,该公司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深入到达州、广安等分公司,开展形势任务宣讲,面对面与员工谈心交心,动员全体员工踔厉奋进,用高质量保供、高质量服务完成高质量目标任务。二是激活协同发展效益。今年以来,四川疫情反复对物资保供提出了更高要求,物资公司各级党组织党建引领同心抗疫,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力解保供“燃眉”之急。攀枝花分公司党总支建立了“四个预警”工作机制,截至11月末,签订代储协议并确定代储明细37家,金额 3869.09万元。广安分公司党支部在“党建+安全、疫情防控、保供、代储”上做文章,发动党员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广元分公司党支部面对10月以来连续3次疫情影响,圆满完成了疫情管控期间片区安全生产物资及时配送。宜宾分公司党支部及时解决了新维煤业公司单体支柱、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和叙永一矿1545安装工作面支架检修用等生产急需物资,促进宜宾片区矿井补欠账、缩差距、扭转被动局面。
“品牌化”建设
放大示范引领效应
物资公司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党建品牌建塑,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争创活动,总结提炼独具物资特色的“飘党旗”“亮身份”“践承诺”“包矿保供”“凝心示范点”“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队”“星级保管员”“等级装卸工”“安全星”等党建品牌,形成一些实用、管用、成熟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引领性工作进行推广,构建党建创新创效长效机制。“包矿保供”是物资公司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工作实践中提炼出的最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核心就是实施高质量服务提升行动,打造“有求必应、有应必答、有疑必解”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1-11月,物资公司及5个分公司党政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人员深入矿厂和井下走访调研756次,解决231笔矿厂急需物资,催货471批次,处理质量争议51起,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