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利民/文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是继承接班或独立发展的“民企二代”和自主创业的“创二代”所组成的新生代企业家群体(以下简称“新生代”)。他们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的要求,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创新工作机制、政策机制、服务机制、关爱机制,让新生代健康成长,使他们有更多的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在新时代勇担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
●着力培养新生代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引领新生代战胜各种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向更辉煌未来的力量源泉,是新生代与企业茁壮成长的力量源泉。
一是增强新生代爱国情怀。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把办好一流企业作为爱国的首要实现形式。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示范标杆作用。弘扬老一辈浙商企业家“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中所体现的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积极宣传报道新生代爱国奉献的先进事迹,积极组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支持新生代民企开展党建工作,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打造“红色引擎”和“红色名片”。
二是推动新生代勇于创新。倡导新浙商“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千思万想、千家万户”中所体现的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千辛万苦创业与千方百计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支持政策上,积极帮助新生代拓展引才渠道,为引入高端人才、技术、项目提供精准政策支持,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大科研经费补贴,加强科研创新的公共服务,对研发成果进行相应奖励,对创新型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支持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申请,构建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支持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形成创新集群,组织参加创新创客大赛。构建创新融资生态系统,健全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创造宽容新生代创新失败的社会氛围。
三是推动新生代诚信守法。强化诚信理念,加强法治教育,建立全国联网的企业征信平台,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取消失信企业享受政府各种优惠政策。健全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行监管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诚信企业名单并表彰。积极推动成立行业自律组织。
四是促进新生代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新生代把社会责任观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去,健全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管体系。帮助新生代构建关爱员工的机制。积极鼓励支持新生代参与产业扶贫工作,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及时主动向新生代发布慈善项目信息、支持新生代参与公益慈善,鼓励支持新生代参与社区公益活动,鼓励支持新生代参与新农村建设。
五是拓展新生代国际视野。积极组织参加高校和商学院等举办的高级研修班,组织赴国外培训考察,组织赴跨国企业集团实训研修,为新生代“走出去”提供国别投资环境信息库、境外合作项目库等公共信息服务,支持参加政府组员项目赴境内外参展,为新生代提供境外投资政策等政策培训。
●着力创新培养方式
新生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生力军,是新发展格局的践行者,是浙江“重要窗口”的建设者。要象培养锻炼中青年领导干部一样培养锻炼新生代。通过培训锻炼,形成一支责任上有担当、经营上有本事、政治上有方向、文化上有内涵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一是创新新生代培养工作机制。将新生代建设纳入人才培训年度计划,落实新生代培养锻炼所需工作经费、培训经费的财政保障,整合企业家教育培训资源。
二是创新培训办班模式。摸清新生代的培训诉求,优化班次、课程、时间设置,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手段,探索新生代“点单”,部门“制单”培训模式,做好精准对接,量身定制。提升培训流程的综合效果,将专家讲授、企业家论坛、实地考察、专题研学、互动交流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给新生代创造去国际国内顶尖企业、著名创新创业园区学习交流实践的机会,增加分产业链专业化办班、部门领导和新生代混合编班编组、深入先进企业车间现场参观等有效办班形式。
三是创新新生代关爱服务机制。发挥统战部门、组织部门、工商联、共青团等部门的职能优势,统筹推进,协调联动,建立领导结对联系制度,建立畅通对称的信息沟通机制。坚持政治标准,积极稳妥做好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有针对性地推选一批优秀新生代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领导班子职务。鼓励新生代积极有序参与政治,在鼓励新生代积极参政议政同时,充分照顾到对时间、精力等方面的合理关切,提高新生代参政议政效率。吸收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参与政府的管理工作,建立新生代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机制,建立领导与新生代面对面协商平台,建立选调优秀新生代赴机关部门挂职锻炼制度,提高劳动模范、劳动奖章和“五四”青年奖、“三八”红旗手中的优秀新生代比例,保障新生代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组建由著名企业家、管理金融法律等专家参加的创业导师团,探索创业导师和新生代紧密指导和双赢机制。
四是创新跟踪培养制度。及时了解新生代的政治表现、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考核,作为评优和激励安排的重要依据。
五是创新舆情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树立和宣传一批新生代企业家标杆典型,塑造展示新生代的良好形象,有效消除社会上对“富二代”标签的认知偏见,为新生代企业家创造良好的社会认知认同环境,形成尊重新生代、激励新生代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
●着力发挥各级商会、新生代企业家协会的平台作用
党委统战部、工商联要积极发挥各级商会、新生代企协在新生代培育成长中的平台作用。
一是打造政治引领平台。组织新生代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组织开展红色教育等实践活动,建设一支与党同心同德,听党话、跟党走的新生代队伍,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增进新生代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二是打造联系服务平台。把服务会员企业作为立会之本,主动积极开展调研走访会员企业的活动,建立健全会员联系长效机制,积极回应会员诉求,全面了解掌握新生代“成长中烦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延伸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服务、精准服务、真诚服务取得新生代的认可和支持。
三是打造学习交流平台。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大专院校、党校、社会主义学院等各类培训基地,持续组织新生代“充电”提升。推动新生代之间、新生代与政府部门之间、新生代与资深企业家之间、协会之间的互动联络,提升内外交流深度,在充分的交流沟通中实现互通有无、分享经验,发挥优势、补好短板。
四是打造合作发展平台。通过参观考察、产业合作、学习交流等方式,利用人才、项目、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互通共享,推动在投融资对接、项目孵化、产业链引才引商引资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探索团购、创投基金等新合作模式,共享商机、共谋发展,合作互利。
五是打造奉献社会平台。引导新生代心怀感恩,多行善举,多献爱心,扶危济困,热心公益事业,组织新生代积极回馈社会,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当中。
六是打造展示活力平台。发挥新生代青春溢洋、激情饱满、充满活力、富于理性、视野开阔、善于思考的特点,设计创新沙龙、产业链论坛、创业分享会、主题演讲、专题辩论、拓展训练、文艺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激活新生代潜力,增强协会吸引力、凝聚力。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经济学正高级讲师、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