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倩如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周德文接受本报专访。说到了解浙江经济的专家学者,那怎么绕都绕不过周德文了。
他有着“中国中小企业经济之父”盛誉,被多家媒体称之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中小企业的守护神”“民间资本代言人”。
在此次专访中,周德文通过对经济的深度剖析,结合帮扶民营企业多年实践总结出的理论,深刻阐述了当下的经济形势及在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责任。
记者:周老师,您好!您是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对解决中国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困境有最接地气的政策建议及帮扶措施,还曾经两次准确预言经济金融危机,学术成就硕果累累。您以前是温州大学最年轻的骨干教师,后来怎么从事经济研究了?
周德文: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人们的思想活跃、经商理念深入人心,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弃文下海,应邀先后担任过多家大型公司的总经理、总裁等职务。
在经营实践期间,我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因“先天不足”致使发展举步维艰,曾经一度雄霸一方、独步市场的民营企业皆如彗星盛极而落,这不论是对经济还是社会都是极大的损失。如何结合当下经济形势,采用更具体、高效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扶持民营企业?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深入研究温州模式,探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致力于帮助民营企业打破种种发展瓶颈,推动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
记者:您研究中国民营经济30多年,最让自己自豪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周德文:近年来,许多民营企业陷入债务困境,我带领团队接受了近千家企业的危机咨询,拯救了数百家企业的“性命”,使众多企业家重拾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将濒临倒闭边缘的企业救活,能将一颗颗绝望的心治愈,于我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信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队赴温州考察调研,我向温总理面呈了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生存的真实情况,并一口气提出了:国家要进行税制改革,为中小企业减税;要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金融要对内开放;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宏观调控政策要适度放松,对中小企业要制定特殊政策;国务院设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等五条建议,最终得到了温总理的高度赞赏。这份认同于我而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因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而面临的困难与挫折也将不断,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研究会以满腔热情永不止步。
记者:作为“中小企业的守护神”,展望当今中国经济大势,您有何看法?
周德文: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从以往的追求规模和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依赖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立刻转型的关键期。面对经济结构调整、环境的重大转变,加之疫情的反复纠缠,一些企业陷入了重大困境之中。但是在我看来,国家对帮扶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是有信心与决心的。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优化经济环境,积极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帮助,旨在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激发经济活力,提高企业创造力。暂时的困境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所以企业家一定要咬紧牙关、不畏艰难,坚持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国家倡导共同富裕的初衷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的来源之一是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共同富裕”是每个企业的责任与使命,您如何看待推动共同富裕中企业责任的相关观点,又是如何践行的?
周德文: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国家倡导共同富裕的初衷是为人民谋幸福,而企业则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达成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议程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这些议题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共同富裕是一个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的责任在于把企业做强做大,也就是把“蛋糕”做大。我认为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所以企业在规划“共同富裕”时不应局限在公益维度,更需要结合商业、社会,找到全面、系统性的规划逻辑和行动,持续优化迭代企业社会责任未来发展方向,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记者:周老师您说得太好了!我还有一个关于“无疾企业”建设方面的问题想和您聊聊。企业之疾有企业精神之疾、企业管理之疾、企业康管之疾等。“无疾企业”是美好的愿景,目的是帮助企业做好以上缺失或不足的工作,解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能健康发展。我在2019年提出“无疾企业”建设,在报社及多家机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6月26日即著名的“626指示日”共同成立了全国组委会,9月18日在山东艾山健康小镇举行了启动仪式。周老师,您怎么看“无疾企业”建设?您认为“无疾企业”和共同富裕,对于企业的责任而言有何共通之处?
周德文:所谓“无疾企业”,即不会生病的企业。企业为何与“疾病”相关呢?企业如同人,在不同的阶段经历不同的成长,同时在不同成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当然,企业不可能不生病,“无疾企业”也是一个我们美好的愿景,但是对于社会来说,如果所有的企业家能够将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元素贯彻到企业中,加之科学的管理方法,无疾企业就不再是浮于表面的理想,而是成为现实。众所周知,企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其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社会把蛋糕做大,而且有助于蛋糕的分配更公平合理。因此,企业健康发展将切切实实赋予共同富裕以重大意义。
记者:谈到企业健康,开创企业医院先河以“救活企业”“帮扶企业”为使命的中和正道集团是您亲自创办的,作为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您领导的中和正道其实一直在助力“无疾企业”的打造。在您的领航下,集团成为中国企业重组整合的领军者,在践行“共同富裕”企业责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受广大企业的信赖。
周德文:是的,中和正道一直坚持让健康企业更加健康,让危机企业走出危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风险管控、危机领导力培训,致力于为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永续经营保驾护航。顺应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专注研究民营经济三十年。到目前为止,集团已为2000 多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为 600 多家企业提供了重组落地服务,帮助众多困境企业涅槃重生,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与担当。
记者:感谢周老师以及您所带领的中和正道集团对广大中小企业的付出,在奔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在践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方面起到了榜样作用。
Ⅰ人物介绍Ⅰ
周德文:
一位经济学家的多重身份
周德文既是出色的企业家,又是热心公益的社会活动家。1993年,他从温州大学辞职经商,以学者型企业家的身份在经营企业如日中天时悄然转换身份角色,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于1999年诞生,周德文任会长。
作为研究民营经济和温州模式的知名学者,周德文在浙江企业界声名远播。周德文现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高级经济师,兼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或特约研究员,担任十一届、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以及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约副会长。周德文的头衔很多,他的社会职务或许连他自己都难以尽数。
周德文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跟踪研究和探讨解决浙江经济、浙江资本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中国民营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之一。曾编著《如何救赎-中国制造》《温州百年经典》《中小企业怎么办》《走出困局》《中小企业危机管理与风险防范》《像温州人一样思考》《温州资本干的与你不一样》《最牛投资客》《温州金融改革》《谁能给您一个亿》《解读温州商人》,以及《中国样本》(上、下两卷)《政府招商引资指导手册》(上、下两卷)等20多本专著,均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先后被《亚太经济评论》《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经济年鉴》《企业与企业家》等杂志聘为编委或高级顾问,被媒体誉为“民营企业形象大使”“民间资本代言人”。
2008年1月、2011年1月,周德文曾准确预言经济金融危机。2011年10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与周德文等人座谈,听取其解决中国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困境、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称其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
30多年来,周德文先后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及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等国内外媒体采访。
作为民主党派人士、省市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许多重点议案提案被政府采纳,“尽快建立温州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提案获温州市政协优秀提案,“建议政府尽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多个议案被温州市人大评为优秀议案,并获温州工商联颁发的“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并被民进中央评为“全国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2008-2018年担任浙江省人大代表期间,六次获浙江省人大优秀议案建议奖。2011年,组织力量自费研究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借贷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投资促进法》(草案),并在民进中央的关怀帮助下,由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现已被正式采纳,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周德文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先后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南方报业集团、中国企业联合会、浙江省浙商研究会、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总商会等单位授予:温州十大杰出青年、2007和谐中国十大年度人物、2008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2012中国企业十大人物及中国温商领袖奖、2013年度“风云浙商会长”、温州市优秀商会会长等荣誉称号。2020年,其所在单位中和正道集团被全国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评定为首批“全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单位”。
Ⅰ点评Ⅰ
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现实任务
周德文很忙,一年365天总是在繁忙中度过。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也是忙中偷闲,实属不易。
“讲真话是做人、尤其是做一名学者应有的良知。”周德文一直扎根在民间,熟悉民间疾苦。他坦陈自己只是个草根,了解中小企业家的酸甜苦辣,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所思所想。
作为专家学者,他没有停留在经济理论研究理论层面,而是勇于践行,一心为中小企业奔走、鼓与呼,一直在为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出谋划策。
而作为民主党派人士、省市人大代表,周德文积极反映民情、民声,帮助百姓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作为政府政策研究员,他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出谋献策。
促进共同富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中国实践,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广大企业家更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践行共同富裕之企业责任,正如在此次专访中周德文所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
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奔忙,这一切与他植根于内心的传统知识分子、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关,想要做更能体现人生价值、更有社会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