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喜闻中央企业为服务业小微企业“雪中送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锦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出《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作为抗风险能力最弱的市场主体,运营难度大,资金流紧张,相当一批游走在“生死线”上。国资委此时出台新的、力度更大的阶段性减租政策可谓雪中送炭、正当其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困境,破解我国小微企业当前困境的首要问题是“先保生存,再促发展”。对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来说,疫情导致消费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带来营业收入减少;疫情带来的资源、劳动力紧张直接导致服务业上游成本、人工成本增加,运营成本不断提高;防疫开支、房屋租金、平台佣金等支出增加,导致现金流短缺,资金链周转困难;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评估手续复杂等因素,导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可以说,多种因素叠加,容易致使其大量“死亡” 。而房屋租金在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中占比较高,有些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占经营成本的一半左右。对有些企业来说,房租可能是被压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就业、保民生、促创新的关键市场主体。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1.03亿户,解决了2.76亿人的就业。且90%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服务业,而服务业是保障民生、稳定就业的重要行业,就业人数众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重点支持这些行业的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就是保就业、保社会稳定。

  减免房租,实在是雪中送炭之举。国资委明确要求,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当年6个月租金,而且要求力争在上半年实际完成主体工作。明确这个条件“减免房租”,说明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受疫情影响更集中、更突出,很多企业因为疫情导致现金流短缺,资金链周转困难。在关键时刻拉一把,“减免房租”为这些企业解决现金流的燃眉之急。而对其他地区大部分商户来说,虽然规定是“减免房租”三个月,中央企业也是尽了力了。对多数小微企业,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措施。例如,加大留抵退税力度,将小微企业列为增值税留抵退税的“重点照顾对象”,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再如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提供相关优惠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延长纳税期等。为这些企业精准纾困打出组合拳,有效帮助小微企业减负降本节流,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我们相信,各中央企业会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制定减租实施方案,严格审批流程,做到高效便利、规范有序,在精准施策上多用心、多用力。落实过程中,因为量多面广,不同类型、行业、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不符合条件的租户可能提出减免,包括转租房的,实操过程中可能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对这些难点的解决,各中央企业会需强化政策落地,清除政策落实的难点和堵点,打通“最后一公里”,防止政策“空转”“悬置”。从操作上看,需要摸清底细,细化措施,规范流程,切实将减免政策落到实处,杜绝随意减免。重要的是,纾困工作一定要讲究时效性,拖延不得。

  中央企业政治站位高,在为困难市场主体减免房租问题上再次发挥带头表率作用。2020年来,中央企业已经进行一轮减免房租活动。此次帮助困难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共渡难关,是又一实打实举措。减免房租政策好理解、易操作,能立竿见影地推动困难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中央企业这一表率示范作用,无疑将大大提振小微企业经营信心。从直接效果看,实施房租减免政策,让小微企业的现金流短缺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得以缓解。就业扶持,鼓励面临疫情影响但仍创造就业机会的小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从长远来说,中央企业可以喻为经济活动的“主动脉”,个体工商户等小微经济体便是经济活动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活了,“主动脉”也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