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进
她从小立志救家,长大本领超强;她心中有光,总是照亮别人照亮家人。
她叫戈敬姣,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简称CPECC)的一名员工,在广东石化项目坚守了十年。这十年,甭管遇到什么大事,她都自个扛着。
她每隔两周回一次老家,奔波在广东与广西之间,积攒的高铁票、飞机票厚厚一摞。每次路程,她都在与时间赛跑,生怕因换乘时间太短而错过一趟高铁。因为,工作和家庭都牵着她的心。
不信命:村里走出首位大学生
戈敬姣出生在广西农村,小时候家贫。为了脱贫,她爸妈离家远赴湖南从事副业,留下年迈的爷爷带着她和姐姐在家,春种夏耘秋收都落在了“一老俩小”肩上。那年代,家里瓦房,房顶好多窟窿。每逢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那年,戈敬姣虽然才6岁,但她内心已埋下一颗“救家”的种子。从此,那棵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她凭着坚韧劲加倍勤奋读书,最终获得了回报,成了村里第一名大学生。
戈敬姣2005年毕业后,进入中油一建兰州项目。由于条件所限,身为技术员,她把厚重的钢板当办公桌用,满桌堆着单线图和施工资料。
每天,她与工人师傅穿梭在管廊塔器之间。她记忆最深的是,一段预制管段没经确认便吊装了上去,她硬生生地要求工人师傅将预制管段放回地面,清扫确认后才允许再吊装。她这种认真的态度、耐劳的品质深受上下好评,先后被授予“中油一建十大杰出青年”、“女职工管理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
不怕难:记忆力超强的行家
戈敬姣先后多次转岗。无论干哪行,她都能做到干一行精一行。
在广东石化项目,戈敬姣有个特殊的本事,头脑库存信息量大、记忆力超强,调用信息精准高效,能随时供领导和同事分享。有一位同事在内网长时间找不出过去的资料,找戈敬姣帮忙,她一上手仅用20多秒钟就调转出来。
有时候,一些资料时隔一年,尽管项目急需,但多人找不到,项目领导说“找戈敬姣”,结果问题立马就解决了。一次,同事收到上级部门通过内网转发的文件,十多页全是图片格式,如何转换成word文档?同事犯难了。戈敬姣得知后,仅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全部解决了。
戈敬姣自豪地说:“每次同事需要文件时,我以最快的速度帮他们找到,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油然而生。”
不吝啬:心中有光照亮别人
戈敬姣说:“做人就要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一边温暖自己,一边照亮他人。”
同部门的一位同事刚入职时,对项目一无所知,并且没有办公电脑。
对此,戈敬姣作为部门副经理,为他申领了笔记本电脑。他缺少办公桌,戈敬姣把自个的办公桌腾出来供他用;他桌上电脑没内网、没有茶杯,她亲自找人找物,一一帮助解决;他工作受阻,戈敬姣就尽最大努力帮他找路径,解决了一件件难题。同事感激地告诉家人:“有这么一位为我的工作遮风挡雨的部门领导,我非常感动。我一定能干出优异成绩来。”
平时,同事遇到文控难题都向戈敬姣请教。“戈姐,你帮我看看这件事怎么处理?”“戈姐,这份项目资料的流程对不对?”每天类似这种对话沟通频频出现,戈敬姣从没厌烦过,总是耐心地传授技巧。
不惧远:风筝线在孩子手里
戈敬姣尽管远在外地工作,但她心中的那种牵挂通过手机话音传过去,如春风让家庭的每一个角落散发着芬芳,如阳光让家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感受着温暖。
戈敬姣有两个孩子,儿子11岁、女儿7岁。每次回家,孩子们都会翘首期盼好久,知道她回家的那天,从早晨就开始打电话问她几点到家,直到她到了家,电话才会停歇。
她踏进家门口的那一刻,两个孩子兴奋得冲上来拥抱她亲她,劲大得能把她给撞倒。那一刻,她被幸福紧紧包围着,都不知道疼了。每次回到家,都半夜23:30分了,但是孩子们不睡,仍在等着她。
每次离家,都是跟孩子们的一次次“斗争”。好几次,一个孩子藏手机,一个孩子藏行李。一次,一向不善表达的儿子在大门口贴上一张A4纸,工整地写着“妈妈,请别走!”
戈敬姣也纠结过,像其他妈妈一样,渴望天天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可是工作需要她,她也需要工作。
不知累:给孩子健康成长正能量
每次准备回项目时,她总希望晚点出家门,想多陪陪孩子。唯有这种对孩子们的爱,支撑着她每两周来回2000公里、耗时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
她家人说,她就是家里的远程指挥棒,从早指挥到晚。孩子的衣食住行、课程安排等等,都通过手机叮嘱安排到位。别人忙完一天工作能回宿舍休息,而她还在忙着安排孩子上兴趣班,给孩子打好车,告诉他们几点出门,晚上还得远程辅导孩子学习等。
有朋友问她:“作为职业女性,你常年驻守项目,为什么能将工作和家庭兼顾得这么好?”她说:“初心不改是我辛勤努力的源泉,是支撑我到现在的信念!我会继续怀着满腔热血,为项目建设画上出彩的一笔;更会以满满的爱,去呵护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