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传海 曹筱璐 报道
在很多建筑企业的资金长期被“占压”,利润空间被“挤窄”,长期被挤占的流动资金迟迟无法“回流”,普遍面临降压“两金”难的情况下,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通过靶向定位诊治,灵活施策压降,收到显著效果。2020年回收拖欠工程款和压降物资,实现应压尽压,应降尽降,资金集中度达86%,实现“两金”管控“零增长”,货币资金净存量继续突破10亿元大关。
所谓“两金”,是指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产值应收账款和库存物资占用资金。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建材需求量大等特点,,物资设备的投入占整个工程投资的60%以上,应收工程款占企业生产经营收入的80%。压降“两金”难度大,不少企业被占压的“两金”“压”得喘不过气来。千方百计压降“两金”,便成了企业必须面对的主要矛盾。
在压降“两金”上,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一是坚持靶向定位,动态监控,全面发力清收清欠工作。根据各个项目实际情况,专门制定2020年清收清欠责任指标,建立清收清欠动态管理台账,对清收清欠完成情况实行季度通报制度,为持续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奖罚兑现奠定舆论环境。采取多方式清收清欠工作,除了常规的对账提醒、电话沟通、书面发函、现场盯守、专人负责等手段外,还充分发挥“盯、磨、靠”的韧劲强力清收。
二是锚定关键环节,压实责任,杜绝计价拨款“挂空挡”。在完善压降“两金”专项方案时,根据普遍存在的计价容易,拨款难的特点,他们从源头上加强计价进度管理,要求各在建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结合项目工程进度情况,锁定月度产值计划和完成指标,抓好验工计价和计价款催收工作,确保计价工程款到位率超90%。从根本上杜绝“边清边挂”“前清后挂”和“空挡”计价的顽症现象发生。对少数计价拨款不正常的项目,采取“点穴式”管控手段,从严压降“两金”,防止计价“挂空挡”,确保工程款拖欠零增长。
三是充分利用政策杠杆撬动效应,对特殊项目工程对症下药,清欠回款应回尽回。针对少数重点和难点项目工程存在的特殊问题,充分利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保函替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条款,推动有关项目通过保函置换,全年累计清理重点在建项目回款18亿元。
四是对物资实行“定制招标”集中管理,在集约化管理中“吃干榨尽”,排空库存。对包括尼日利亚阿卡铁路项目在内的所有项目工程所需的大宗物资和少数特殊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2020年先后完成物资公开招标41次,总价采购金额达48344万元。对少数特殊物资通过竞争性谈判,采取限额采购、定制采购和零库存采购,先后组织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21次,采购金额7981万元。组织小件物资通过铁建商城网络采购99笔,订单采购金额605万元,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对物料实行集中预配加工、集中配送。对接触网施工所需的腕臂、吊弦,四电房建和基础施工所需的各种型号的钢构件,进行集中加工、集中配送到现场。通过集中加工腕臂、吊弦和钢构件,各种原材料长短结合,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物料零积压,占压资金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