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声
据人民日报报道,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为复工复产竭尽全力、将旅客平安摆在首位……他们是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事迹的铁路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劳动创造历史,劳模无上光荣。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来推动。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用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书写了劳动的光荣,铸就了不朽的业绩。
阅读报道,感佩之情油然而生。在他们当中,有勇克“世界难题”的动车组司机邢云堂,有刻苦钻研技术的“95后”女孩轮轴装修工刘晓燕,有坚守海拔4800米高原铁路的“线路医生”于本蕃,有20多年默默奉献山区老乡的阿西阿呷,有锐意创新服务货主的孟照林,有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的亚库甫·阿沙木都,等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以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集中反映了我们时代的前进方向,集中展示了铁路人的崭新风貌。
在这个意义上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榜样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对劳动的倡扬,让劳模可亲、可敬、可信,鲜活地走进人民群众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让榜样力量成为时代的品牌,无疑有着非同凡响的标杆作用。
事实上,这样的榜样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时传祥、王进喜,到马永顺、李素丽,从袁隆平、郭明义,再到如今的铁路榜样张润秋、景生启、邢云堂、刘晓燕等等,他们无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钻研、全心全意投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凸显了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
如此说来,榜样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笔财富。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传承劳模精神,谱写跨越新篇,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在全社会唱响“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旗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劳动模范那样,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事业之中,用汗水浇灌荣誉,用拼搏铸就辉煌,用劳动托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