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称,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通知》的出台恰逢其时,既是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肯定,也为下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未来对抗技术壁垒、补短板的主力军。
●南京市每年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筛选出30家企业作为南京市单项冠军企业,并给予一定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 (图据新浪)
成为“小巨人”需要什么条件?
记者了解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由工信部等认定并实施动态管理。所谓“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这一名单聚焦中小企业群体,入选名单的企业主导产品应在相关重点产业领域,且企业的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符合相关专项条件。
企业有望获得哪些具体支持?
根据通知,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化服务水平,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金将统筹支持以下两个方面:
——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业“四基”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明确的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补短板”,与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通过工业设计促进提品质和创品牌等。
——支持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上市辅导、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识产权应用、上云用云及工业设计等服务,并对重点“小巨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
培育对抗技术壁垒、补短板的主力军
业内人士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潜力,但在发展初期获得信贷的能力弱一些。此次中央财政亮出“真金白银”支持,将助力这些企业加速成长、发展更快更优更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太山对记者表示,《通知》的出台恰逢其时。“《通知》明确提出要择优选定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支持对象,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及相关公共服务,既是对这些企业的肯定,也为下一步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太山说。
赛迪顾问企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苏翔对记者表示,《通知》有三大亮点。
一是创新仍然是经济发展第一位,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小巨人”企业是本次《通知》的重点支持对象。
二是工业制造领域企业是支持重点,《通知》明确了要提升工业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改造,转型升级,推动品质和品牌的提升。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载体和平台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作用。载体与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辅导、创新成果转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通知》,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苏翔认为,从《通知》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仍然是主要市场主体,保护好中小企业发展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重大意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小企业发展进入了困难时期,《通知》的下发不仅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资金扶持,更加增强了企业信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是未来对抗技术壁垒、补短板的主力军。”苏翔说。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