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文 创 紫 禁 城 ——礼赞故宫600华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首届由人民日报海外版评介的中国企业十大策划专家舒淳,其创意的故宫青铜文保艺术工程,率先在“太岁头上动土”,堪称故宫文创第一品;迄今与宫廷文物浑然一体,业为永久的存在…… (腾讯新闻)

  ■ 舒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为刘禹锡在《秋词》中的别样表达。

  庚子之秋,百年大变局……

  然巍巍神州,紫气拂京都,霞光满天地。宏钟古乐,开启金锁,两扇厚重的朱漆宫门缓缓大开:大百科全书般的帝宫打开了那神秘神奇神圣的华章……

  开篇即为今人奉献的文创之品:

  ——融故宫元素与茅台密码于一体的青铜文保艺术护栏、围栏系列,卓然挺拔于广袤的蓝天白云之下、汉白玉雕栏石砌之间、云龙石刻之上,像一排排庄严肃穆的卫士守护着雄浑壮丽的太和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广场露天文物之鎏金铜狮、鼎式香炉、汉白玉台阶,以及大铜缸、铜龟、铜鹤、日晷和嘉量等……

4.png

●舒淳留影于青铜护栏前。

  古风袅袅,晨光熹熹,众目睽睽——好一首古典与时尚的交响诗,一条旧岁月走向新时代的时光隧道。

  讳莫如深的宫闱,万国来朝的皇威,王朝轮回的博弈,清宫神剧之戏说,在珠墙黄瓦掩映之青铜文保艺术栅栏间浪漫着辉煌与寂寥……

  由此上溯到夏商周、秦汉唐、元明清……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战乱与灾变,依旧巍然屹立,栉风沐雨,笑傲天下!

  六百岁紫禁城庆典之序章,悄然开启在庚年秋月百国抗疫之晨曦!

1.png

●紫禁城600岁

  视点一:走近深宫,寻幽探秘

  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此为李峤《风》之名句。

  事过三秋,故宫领导已换了几任,在官方语境里,无处不在的青铜艺术护栏兴于何时?谁主持谁主创谁施工?语焉不详,甚至以为是公共产品或明清遗物……

  紫禁城600大典已至,知情人告诉我:“舒老师,你文创的故宫青铜艺术护栏在其宣传片中以特写镜头展播。”我萌动挥笔,并非沽名钓誉,只期还原历史真相,致礼大典,也为方兴末艾的故宫文创提供心得与借鉴。

  新世纪之初,我受著名策划家雷鸣雏邀请,专程到故宫博物院参观、考察。漫步在后宫曲径通幽的小道上,留连于卵石铺就的由经典国故构图的路径上,像穿越历史文化长廊,似乎依稀听到了远去的朱棣、康熙、乾隆、叶赫那拉氏、珍妃、溥仪、隆裕和袁大头,乃至小燕子的足音。

  小径上的各色卵石拼图,由宫廷工匠装饰成了珍稀的历史典故,举目皆是宫廷文创元素,却因岁月风尘与过客匆步而风剥雨蚀了。然而,它焕发了我的创意激情!

  故宫布局为两大部分:其一为午门,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主体,东西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史称“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场地;气势恢宏,威仪浩荡,视野辽阔,金碧辉煌;其二为“内廷”,俗称后宫,以乾清宫、文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并与皇后、妃、嫔等居住之处;绿荫叠翠,石山滴水,回廊蜿蜒,幽秘恬静。

  其办公处散落于宫廷门榭东北角。接待者是展宣部闫宏斌主任,闫氏介绍了故宫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存的、先后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露天文物护栏、围栏,因年久失修,破残零落,已严重影响了故宫的文化气质与典雅气象。

  他说,故宫不是故宫人的故宫,也不是北京人的故宫,它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共有的文明硕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物质与文化遗产”,是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第一博物馆!

  它需要全社会关注,需要有责任有担当的著名企业和财团共同来关注与关爱。为此,故宫欲引进智力与资力,以更换残缺的护栏、围栏……再现其和谐、高贵与庄严!召唤经年,竟无一品牌或财团响应。

  救场!我辈就出现在这一背景下。

6.png

●现青铜护栏之铜狮

  回溯百年故宫之春花秋月,尽揽万里江山之明风清韵,故宫文物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然而,何处才是它最大的亮点与兴奋点?

  寻寻觅觅——太和门前那两尊被八国联军刮掉金箔的大铜狮,引起考察者极大兴趣与思考:百年以降 ,史称吉兽的大铜狮刀痕尚存,伤口未愈,是痛点又是亮点?它无疑隐喻与折射了中华民族从“睡狮”到“醒狮”再到“雄狮”的暮鼓晨钟与复兴之旅。

  我将此命名为“故宫青铜文保艺术工程”,郑重公示:中华雄狮诚邀中华“第一品牌”与之同行,与之相伴辉煌!

  故宫文物经历了战乱、失劫、贩卖、南迁和文革冲击。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艰难地顽强地扎挣了下来!

  之后,露天文物周边加设了护栏,那些喜好涂鸦的游人只好望而止步。

  因不同年代制作,无统一规划与设计,形态各异,材质斑斓:有钢材、铁材、木材,甚至现代材质不锈钢……岁月流逝,日晒雨淋,大多破残不堪,锈迹斑斑,宛若贴在沧桑故宫肌肤上的膏药或绷带。

  清场!将现存的铁质、木质和不锈钢制作、且破损严重的护栏围栏全部清除,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2001年岁末,故宫博物院郑重颁发了委托书;稍后,院长朱诚如与我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再后,我方锁定了目标客户——茅台集团。

  时值茅台股票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我赴现场道贺与陈情。之后,茅台集团出具了委托书:“为支持国家文博事业,赞助故宫博物院更换部分文物保护设施,现全权委托北京华夏智典传媒公司代表我公司,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有关合作协议书,直至相关条款履行完毕为止”。

  走近故宫,必须深入研究故宫;我时为茅台品牌代言人,须穷究两大品牌共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

  首先是选用什么材质?众说纷纭。我坚持首选青铜,青铜被先民称为金或吉金,是权力的象征;它不仅是物质称号,更是一种文化与时代符号。人类分期史中,石器时代之后即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中国青铜时代已创造了独步天下的青铜文明!

  故宫内的许多文物,多由青铜御制;宫内还收藏了夏商周以来大量的青铜重器。而茅台元素中,青铜文化如影相随:如年份酒之青铜爵,捐赠巴金铜像,国博监制与收藏茅台十大青铜酒器……它是合作双方共融的文化要素与密码!

  有了上述文化与精神储备,我们即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与施工团队:北京、上海、浙江和四川都送来设计图,有的还几上京城,以展示和推介其实力。

  太岁头上动土?故宫怎会与民间合作?没有实力、韧劲,休想与故宫玩一把!好多曾来合作的公司都栽倒在这深宅大院里?

  策划不易,操作更难!

  申报程序复杂,工程选址敏感。前期已投入巨资,进场犹如马拉松式长跑,又始终不见终点。

  茅台高层发话:合同已逾期,若再不入场到位,拟启动法律程序……

  一介书生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在扑朔迷离的深宫秘境中跌跌撞撞……

2.png

3.png

●郑欣淼撰《故宫与故宫学》

  视点二:百年大修,身逢盛典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道出了北漂人之心境。

  世纪之交的舆情壮怀激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践行“新北京,新奥运”,中国加入世贸……此时,国家斥资百亿,启动了故宫史所未有的“百年大修”豪迈进程!

  故宫领导班子也得以充实调整。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由文化部副部长郑颀淼兼任。

  郑院长上任之初,约请了四川省文物局老局长梁旭仲赴京一晤,我陪同一侧。郑氏中等身材,儒雅精瘦,戴一副眼镜,说话慢声细语,典型的学者型官员。

  郑氏一口泰腔:“这是一件好事,老梁已告诉我了,我会全力支持;不过我刚来,这里的情况还很复杂,需理顺关系,慢慢来。”

  慢慢来?此事已折腾三年了,险象环生,时不我待,茅台人都要诉诸公堂了!

  故宫学横空出世! 中国学科体系中平添了一支新秀“故宫学”。郑院长在央视“文明之旅”生动演讲;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台湾新竹大学等都招收了故宫学研究生。郑氏兼任几大院校故宫学教授。

  当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首次在台湾举行文物双联展时,郑院长在现场签名售书《故宫与故宫学》。我隔海发去贺电。

  郑回复:送冬迎春,填此双沟,不亦乐乎!

  当形而上的故宫学名声大噪之时,形而下的故宫文创工程仍在艰难前行。

  北漂族仍在深宫大宅中徘徊,部分黄瓦红墙已用彩色塑料棚遮掩,大批农民工样的施工人员进进出出,爬上爬下,挥汗如雨……

  黄昏时,故宫失去了常有的喧嚣,分外冷清、寂寥,偌大的宫殿悄无声息,似有几分阴森、惶惑,那难以计数的乌鸦不知从什么地方从天而降,叫声凄厉,黑压压一大片,落脚森森古松枝头歇息时,像卷起一阵幽灵般的旋风。

  我们出入故宫上百次,见惯了喧哗与冷漠,深知“县官不如现管”。院领导只定原则,而繁琐细则须与各部交涉:如闭馆后才能进场施工,要临时搭建灯光;一砖一石都是文物,不能任意损毁,施工时如履薄冰;何时进场,何人鉴定一砖一石无损伤?不能用明火,焊接如何操作?空心铜管易碎,游人倚护栏歇息能否承重,有人受伤谁担责?施工人员的食品、饮水如何送达?

  个中艰辛,难以言表。

7.png

●雪景中的鼎式香炉

  恰在此时,一个外地小毛贼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了警卫森严的故宫,举国哗然;首都媒体对故宫内的商业符号进行了抨击,首当其冲就是星巴克,还有指示牌上标注了“美国运通银行赞助”字样。

  故宫开始了对不规范的商业赞助及企业符号的清理。

  故宫青铜艺术文保护栏,卓然而立,秋毫无损……无异议,无杂言。

  故宫旗帜鲜明地回答:“引进完善的赞助有利于博物馆建设。”

  近获首都智库界电贺:舒淳先生,故宫600年大庆视频里,开篇就有您的青铜护栏特写镜头。文创大家,绩载史册!

  老院长郑欣淼殷切勉励:舒淳团队文创的故宫青铜艺术护栏文保工程,为紫禁城600嘉年华增辉添彩,它将永载故宫荣誉榜!

  此刻,忽闻故人王绩在《野望》中的吟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5.png

●雪色太和门广场

  视点三:煌煌故宫,巍巍中华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它是赵翼在《野步》中的抒怀。

  回望此生能和故宫与茅台亲密接触,并成就一大永久传续的文创工程,是为千载难逢的机遇与幸事!

  岁月匆匆,物是人非。合作双方的后来者并不详知其来龙去脉,就连近日到访故宫的茅台高层,也只字未提双方曾经的历史性合作与卓越贡献,至于那观赏青铜护栏拱卫下的紫禁城美景的中外游客,更是一无所知!

  为此,亲历者应留下信史与文档:此议由谁首倡,创意灵感何来,参照系为何物,青铜黄铜紫铜之比例,内置钢管之物理系数,焊接、穿孔之工艺,铸造与安装的时辰,设计与施工为何方神圣,谁批准谁主持谁验收?均为可查可考之凭证。

  满目锦绣的青铜护栏,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雪景中的鼎式香炉已为网红打卡地;太和门广场两铜狮挺胸昂首,四周簇拥着参观者、膜拜者;国内外政界、学界、商界和众多游人直面无处不在的青铜艺术护栏、围栏,以及午门马道大门上的小铜狮,无不留连忘返:欣赏、留影,啧啧称奇、频频点赞……

  “让文物活起来!”

  此后,“故宫,上新了!”其文创方兴未艾,蔚为壮观!

  回望2005年,李文儒副院长率中国文博专家团奔赴贵州茅台集团,以感谢茅台人的义举。

  故宫博物院感谢状称:“时逢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与贵州茅台酒首获国际金奖90周年之际,贵公司捐赠的青铜文保护栏已安装到太和门铜狮、太和殿云龙石雕等区域,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厚重的人文氛围,体现了故宫文化与国酒文化一脉相承的价值,必将引起全社会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关注与奉献。为此,特别致函以资感谢。并志贺茅台集团再铸百年辉煌!”

  挥笔至此,我要写一写我90高龄的老母亲,她竟要飞赴北京去看一看。

  她首先来到故宫,故宫博物院专门安排了导游,还配备了轮椅,当轮椅推她到了气宇轩昂的太和殿,举目仰望乾隆御笔金匾“建极绥猷”,老人家望而生畏又不知所云了?随行解说员道,“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即法则。所谓“建极绥猷”,是说一国之君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

  那些个栩栩如生的铜仙鹤似要展翅欲飞;铜龟伏地挺身扬头,似在佑助老人家必享龟寿之年。老人家来到饱经沧桑的中华铜狮前,举目凝视良久,眼里有了泪花,她手抚栏杆,爱不释手,不忍离去。

  从不对外开放的乾隆寝宫也敞开了大门,不算宽敞的密室,各色摆件、字画,光照并不敞亮,甚至有几分冷寂与萧瑟。

  此高规格礼遇,是故宫博物院对我的回报与奖励!

  公元2017年,国家主席首次在故宫博物院接待了外国元首。当美英两国元首先后站在太和殿、太和门铜狮之艺术护栏前时,坦诚交流,纵论天下,直抒胸臆。朝霞升起,紫气东来,万象更新!也许这里是国家的新平台,或曰新长征的新起点!中国人民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走来,拟用三千年文字大写民族复兴的宏伟史诗。

  霞光中,吉兽中华雄狮昂首向天 ,英姿勃发!

  它是祥和的狮子,礼仪的狮子,威武不屈的狮子!它在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中发出了震聋发聩的东方之声……

  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一个新世界新时代已然到来!

  收尾至此,特录毛润之先生大词以润之: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