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云峰
今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煤炭产量大幅走低,在此情况下,智能公司麻地梁矿却创造了单班产煤12600余吨的集团新记录,为集团公司稳产达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提起这一成绩的取得,该矿采煤区职工异口同声地说:“幸亏有了他”!
大家口中的他,叫侯小龙,春节放假,大家都急火火地回家团圆,他却主动请缨留守。不经意的一个决定,却挽狂澜于既倒,在采煤区过压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定盘星作用。
大年初一,响应矿上出煤号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采煤区干部职工,骤然经受了顶板来压的考验,支架行程被压得只有200mm,留守人员加上党支部书记才8个人,又没有煤机手、支架工。这可怎么办?危急关头,侯小龙在卧龙湖矿采煤区干过煤机手、支架工的经历帮了大忙。“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好办法,只有快速推。”侯小龙的建议和党支部书记朱胡涛不谋而合,可总不能1个人又割煤又移架吧?别说,还真能,只见侯小龙时而动作娴熟地操作煤机,时而停下煤机进行移架,看到这么一个全能选手,朱胡涛一天的云彩都散了。
不但会割煤、能移架,喜学习、爱钻研的侯小龙还会电焊,还会自己加工设备备配件。现在507首采工作面使用的机尾过渡支架防倒装置就是他自己设计、自己下料、自己加工的,别看现在支架防倒装置安静地在那里发挥着防歪架、倒架的作用,要知道,原来这可是要四五个壮汉抱着4m5的架子防歪的活。
精通电焊的侯小龙在郑煤机厂家蹲点监工期间,发现施工电焊工艺差,立即向厂家进行了反映,按照他的意见改进后,设备焊接处无一虚焊,为507首采工作面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了安全生产保障。
去年8月,因一名新工人操作不当,导致机巷超前支架歪倒,凭借在卧龙湖工作期间积累的经验,侯小龙建议用单体打斜撑柱,一举消除了支架歪倒带来的安全隐患,新工人通过参加施工也学了一手,他说:“经侯师傅这一点拨,我觉着自己一下子开窍了,今后这样的低级错误绝不再犯。”
回溯侯小龙的历史,我们惊讶地发现,20几年前,他竟然还是个勇救落水儿童的见义勇为者,并因此获评濉溪见义勇为好人称号。这就是侯小龙,工作中技艺精湛勇担当,生活中乐于助人品德强,不愧是新时代煤矿工人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