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简称澄,古称暨阳,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几何中心,是长江下游自上海溯江而上第一个滨江港口城市,素有“江尾海头”“锁航要塞”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江阴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百余项荣誉,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十七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二连冠”,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三连冠”,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改革开放 40年“百城百县百企”重大典型之一,被誉为“集成改革第一县”“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综合实力县域领先。201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01.12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56.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 6069.31 亿元,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二百四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规模企业集群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总数 19.8 万余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729 家、入库税金超亿元企业 42 家、开票销售超百亿企业 25 家、千亿级企业3 家, 拥有中国500 强企业11 家、中国 500 强制造业企业 19 家、中国 500 强民营企业13 家、中国 500 强服务业企业 8 家。
江阴板块闻名全国。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 5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56 家,累计直接融资 908.3 亿元,上市公司总数名列全国县市第一,被誉为“华夏 A 股第一县”。
村级经济群星闪耀。2019年,全市村级总收入 31.7 亿元,村均收入1258万元,收入规模全省持续领先,共有13个村开票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其中华西村、长江村等7个村超 200 亿元。
百姓收入全省领先。201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69342 元、36095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20 年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江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勇站排头的发展追求,坚持产业强市的战略取向,强化拼抢机遇的昂扬斗志,保持警醒忧急的工作导向,弘扬永不服输的精神价值,以最强烈的争先意识、忧患意识、开放意识、拼抢意识、攻坚意识,全力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一体化、改革再出发、长江大保护“四个排头兵”,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试点的过硬成果,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书写“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新篇章,奋力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陈海叶 韩菁 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