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风正扬帆 正当时 访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 挚诚学校校长杨承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这里是一片热土,孕育着无限希望。十几年,无数学子从这里成就梦想,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这里是教育行业的一面旗帜,从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到国家级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这面旗帜在阳光下褶褶生辉。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挚诚学校经历了科学式跨越发展,是业界的一座里程碑。无数成绩的背后都浸渍着管理者的血汗与全体同仁的努力,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记者走进了挚诚学校,采访到了该校校长杨承志,他介绍了学校的一些情况。

4.png

●赤峰市元宝山区挚诚学校校长杨承志

  记者:杨校长,请你介绍一下学校的整体情况?

  杨校长:赤峰市元宝山区挚诚学校是一所全封闭、全寄宿制、准军事化、现代化管理的民办学校。是内蒙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学校管理严、校风正、教学优、学风浓、质量高。

  学校坚持“为民兴学,为国育才、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和理念,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赤峰市有志青年“成才的沃土,逐梦的摇篮”。

  记者:杨校长能谈谈你创办学校的初衷吗?

  杨校长:首先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我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我也是教师出身,我的教学理念是分层教学,一个都不能少。让所有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受到高等教育成才,可公办体制下教育资源紧张,兼顾不到所有基础的同学,有些基础弱的学生,几年下来,高考就会被淘汰下来,很是可惜。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创办了这所学校。实验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我们录取的考生基本上都是比录取线稍微高一点的考生,经过我们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推进,高考都考进了理想高等学府。让不同基础的孩子都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

  记者:杨校长,能谈谈咱学校的特色吗?

  杨校长:学校全面推行“1+1”准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每个班级除班主任外,另配备一名专职教官(有当兵经历,大专以上学历)进行操行管理,实现全天24小时无缝对接,学校成立监察处,负责全校的纪律监察,专职查课查纪律人员、政教教务主任、值班领导齐动员,随时随地检查、处理、指导、记录、汇总存在的问题,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系统形成全覆盖、无盲点,监控室设多名专职人员随时不停查看,记录、考核、反馈、形成多维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除常规上课外,早晚自习均有教师专题辅导。全员从心里、学习、生活、行为、爱好、特长、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用“爱心、耐心、细心、专心、恒信、全新”培育学生,着眼于学生文明礼仪观念、自我规范意识的培养,强化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素质的提升,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个孩子成才”的育人理念,全面启动“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和学校,规划就业去向,拓宽就业渠道。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的实际,于2017年新开设“日语课程”并与“日本东京国际学院”结成友好学校,打开了去日本留学的方便之门。学校全力打造“足球”、“篮球”、“武术”等特色校。更强化“艺术”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十几年来有多名学生考进沈阳体育学院、长江大学等名牌学校为更多的有志青年搭建了成功的平台。学校开发了国学校本教材,开设国学课程,强化修身齐家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实现成人和成才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记者:在探索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做了哪些工作?

  杨校长:主要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学校本着奠基与拔高并重,成才与成人双赢的设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改革课堂教学,回归教育本真。倾听学生声音,摒弃虚假学习,实现真正学习。课堂教学坚持“小步慢走、降低难度”,实行“点”教学模式(学一点、共享一点、讨一点、讲一点、记一点、练一点、考一点和课堂容量大一点),因人制宜,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会学、学会、学有所成”。学校通过全员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发掘、培养、展示学生特质。克服浅表学习,追求深度学习,树立自信心,增强荣誉感。学校结合实际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快乐成长,助力人人成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赤峰市元宝山区挚诚学校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路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赤峰市元宝山区挚诚学校就是凭着这种品行在前行奋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