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二队百万测点施工零事故
■ 陈茂 何茜雨
●测点叮嘱安全
清晨,天刚蒙蒙亮,汽车驾驶员李平像往常一样翻身起床,洗漱完毕,带上行车相关资料,径直来到他驾驶的车前,把每次行车前例行安全检查完毕,才发动车辆去接驻地施工作业人员上工地。
这是笔者不久前在四川盆地黄草峡储气库三维项目工地见到的一个场景。李师傅说,始终保持车况良好,是安全行车的前提。如果都把隐患当事故对待,及时消除隐患,那事故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资料显示,该队自2018年以来的3年间,所担负的18个勘探项目、130多万个测点的施工作业中,取得了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的骄人成绩。探究缘由,其主要做法令人称道。
预案为首。“这个项目工区主要风险源是交通运输、涉爆作业、林区作业、高陡搬迁作业、地面地下设施附近作业……”这是《2020年度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宜202井区页岩气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项目HSE计划作业书中显示的风险源列项。该队所承揽施工的18个项目施工前,每个项目HSE计划作业书都有这样的内容。这些列项,是测量中心二队全程参加项目实地踏勘,与物探队及其他工序作业队,一项项辨识出工程项目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主要风险源评估而得出的。据此,再精心做好安全预案,制定详细的对应措施。为施工项目平稳顺畅推进提供安全指导。
防范在先。“任何一个项目施工,安全隐患都找出来了,应对措施也制定了,关键是要落实。在这里防范十分重要,而防范的重中之重是在思想上筑牢防范墙。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少花功夫。”据队领导介绍,每个项目运行前,所有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都要针对项目的要求,专项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才准予上岗。平时,结合开展安全月等活动,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防范演练。这些举措,都增强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让每一个人时刻都紧绷安全弦,人人都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今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工较晚,有几名来自外地的作业人员在安全考核中没有过关,队上对此坚持标准,没有给这几名人员签订劳务合同。
措施得力。“熊组长,这里的山实在是太高太陡了,需要一些保险绳。”“熊组长,我们今天在5176,5线的无人区发现有一只羊被咬死啃得只剩下骨头了,当地老乡说这个山里有3窝黑熊,经常下山咬死猪啃死羊,还糟蹋庄稼。”
今年5月的一天,在《2020年度四川盆地长宁地区宜202井区页岩气三维地震勘探采集工程》项目工地上,测量工洪友君给测量组长熊建军打去电话,报告山里测点上遇到黑熊的情况。信息很快传到相关领导和上级部门。当天晚上,测量工程中心立即下发了项目施工中防范黑熊伤人的通知。采取聘请当地向导带路、增加作业人员结对而行、配置防熊叉和喷雾器等措施,在上无人区作业的20多天中,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今年的龙门山枫顺场项目是高难勘探项目,队上专门购置安全绳、组织过陡岩突击队,加强后勤支撑,靠前设立生活保障点等,保证了高难项目施工平安顺畅。
“安全无捷径,安全没终点,每次项目施工都是新的起点,我们只有不懈怠、上紧弦,才能确保长久的顺畅平安。”结束采访时,队领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