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筑牢原油生产“压舱石” ——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全力打赢产量、效益、安全“三大攻坚战”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丁玉萍 胡强

1.jpg

●施工前,铺设防渗透塑料膜,预防油水污染

2.jpg

●稠油上返,连接管线,用盐水压井

  7月,疫情卷土重来,乌鲁木齐再次按下“暂停键”,西北油田采油二厂干部职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抗疫保产双线并行,持续攻坚脚步不停,展开了一场抗疫保产“阻击战”:从7月17日至今,共生产原油23万吨,实现利润5014万元;抢投5口新井,阶段增油1063吨,其中部署于艾丁北井区的TH12285井日产油36吨。

  站在年产281万吨目标的风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油价暴跌,油藏开发矛盾加剧,成本管控难度增大,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诸多矛盾叠加如暴风雨袭来。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面前,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树立“一盘棋”思想,瞄准产量、效益、安全“靶心”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创效,原油生产稳步向上,新增SEC储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3.4万吨,生产利润16.14亿元,盈亏平衡点同比降低0.65美元,生产安全平稳,筑牢了“压舱石”。

  多措并举打赢产量攻坚战

  7月8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西北油田首次在TH12344CH井运用控压钻进技术助力该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油35吨,至8月5日累计产油916吨,让一个废弃井获得新生。

  这是采油二厂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全面打响产量攻坚战结出的硕果。

  在高速高效开发19年后,该厂进入中高含水期,老区稳产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逐年增大,“产量之弦”一直绷得很紧。进入2020年,一场全员、全方位、全要素的“硬稳产”战役全面打响。该厂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为工作主线,通过抓实降递减、提能力、增可采三方面工作,既在原油产量上“吨油必争”,又在开发效益上“分厘细算”,力争实现量效并举,量效齐增。

  “没有效益的产量不要”“要产量更要效益”如今不仅是二厂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更是他们心中的目标、行动的动力。

  减缓油田产量递减速度是油田持续开发的重要手段,而塔河油田属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非均质性强,储集体空间结构复杂,井间连通程度差异大,缝洞呈现离散分布,控递减是世界级难题。采油二厂以全面推进综合治理为抓手,精细注水注气、提升机采井管理,确保自然递减控制在计划以内。在精细注水方面,他们精细储量动用评价、精细影响因素分析,完善选井标准,提升高压注水有效率;精细井间压差分析,精准调整参数,实现均衡驱替,提升单元注水效果,注水日增油988吨。在有效注气提效益方面,他们深化低无效认识,优化方案设计,新增单井注气有效率100%;深化认识,构建水驱、气驱一体化井网,“注、堵、提”复合提效,注气日增油上升70吨,方气换油率由0.81上升到0.82。在加强机采管理降躺井方面,他们开展稠油电泵系统配套、推广应用差异化间隙泵及高强度抽稠泵、优化改进螺杆泵,电泵躺井率由3.1%降至2.8%,抽稠泵泵效提升2%。

  低油价形势下,该厂按照“一降三增”思路,调结构,降成本,提能力。“一降”即精细效益评估,减少储改、大修高风险措施;“三增”即扩大定量化复合深抽、提高远井储量动用,扩大大泵扰流规模、提高水体屏蔽储量动用,扩大低成本提高采收率实施力度、规模增效。通过推进“一减三增”措施,该厂完成措施95井次,新增能力980吨;推广应用水驱流道调整、纳米硫化钼调驱、高强度耐温耐盐不动管柱堵水等提高采收率新技术释放低动用产能,实施28井次,新增能力135吨;改进机采工艺,优化地面配套,加大超稠油开井恢复难动用产能,开井6口井增加能力75吨。

  经济可采储量的多少是影响开发成本的决定因素之一,要想在低成本情况下实现效益开发,就必须实现储量由技术可采向经济可采转变。该厂坚持“储量源头做工作”,精细储层雕刻,深化储量认识,优化工艺配套技术,全力增加SEC储量,1-6月新增SEC储量184.5万吨,完成全年计划的50.1%。新区依托高精资料,规模产建增可采,部署10口,投产2口,新增SEC储量8万吨。老区依托岩溶认识,深化动用增可采,目前已部署15口,投产8口,新增SEC储量20万吨。

  协同发力打好成本攻坚战

  “TH12195井运用井口双螺杆提压进管道输送两个多月来,共节约倒液费用28万余元,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146万元。一个‘金点子’结出了货真价实的‘金豆子。”8月2日,采油二厂生产运行室经理张倩在该井井场高兴地说道。

  不仅要向地下要产量,更要向内挖潜降成本,如今,小到管线、压力表的修旧利废,大到整个供电费用、运行合同结算的成本严控,生产措施、工艺的优化调整,全员变身“成本控”,“效”字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效益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采油二厂总会计师赵峰说。

  采油二厂以区块目标管理为载体,从“强化预算管理、推进精准核算,实现精准决策、做实创效增效” 四大方向协同发力,全力打好成本攻坚战。全厂上下齐心协力,广开源、控成本,步履坚实地走一条效益发展之路。

  在强化预算管理方面,该厂按照业务归口口径,构建成本指标“分到部门、分到要素、分到区块、分到KPI”的四分预算机制。建立以“年度预算控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控月度运行”的预算三控运行机制,确保各项业务受控运行。

  在推进精准核算方面,他们重新梳理核算流程,细化核算关键节点,实现了由“业务触发式”向“预算牵引式”转变,在途成本同比降低50%;推进标准成本“两标库”建设,增加制定零星油建、抽油机作业等43项基价(合计265项),结算单价较前期降低25%,时效提升30%,经营风险有效降低;信息集成,推进业务敏捷核算。打通生产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壁垒,构建了注水注气业务“日清日结,即完即结”核算机制,工作量签证准确率同比提高21%,结算时效缩减1-2天。

  在精准决策方面,该厂构建应用评价图版,实现措施、注气、注水等增量作业项目方案“一井一评”,上半年否决零效方案19井次,规避风险投入1250万元。强化跟踪分析评价,聚焦非增值和低无效作业,强化增量成本控制,上半年措施方案符合率达到61.2%,同比上升4.3%;注气方案符合率80.5%,同比上升3.2%。

  在保效增效方面,他们严把“立项关”,确定十大增效项目、29项增效措施,通过日跟踪、旬抽查、月通报,全面把控项目运行进度,确保高效有序推进,1-6月预计累计降本5528万元,超额完成本期计划。

  从严从实打赢安全攻坚战

  6月24日下午,TH12286井场会议室座无虚席,采油二厂QHSE管理室、生产运行室、工程技术室、纪检相关人员为井队员工上了一堂直观、生动的安全教育培训课,拉近了培训与员工的距离,为现场施工撑起了安全“保护伞”。

  随着油田开发年限增加、间开井数量增多、作业频次加大,设备老化、超负荷运行问题日益显现,加上疫情影响,采油二厂安全管理面临较大挑战。该厂以“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为主线,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隐患管控,从严承包商管理,安全环保态势稳步向好。

  采油二厂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运用责任矩阵等工具,从严考核,不断压实各级HSSE责任;持续强化领导引领力,各级领导干部每月按计划开展个人安全行动,党委中心组每月带头学习安全制度、分析事故案例、开展现场检查, 1-6月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个人安全行动1298次。

  坚持风险辨识前移,该厂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风险降级四个流程,定期识别危化品、硫化氢、井控、装置运行等关键环节安全风险,上半年形成厂级风险6项,全部制定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可控。

  在从严管理加强承包商管控方面,采油二厂开展承包商安全管理提升等活动,形成主管部门对承包商的强势管理态势。推行承包商“记分管理”“分类分级管理”,通过开展承包商资质审查、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压实承包商主体责任,至目前已对12家承包商、55名责任人员记分处理。严格落实“十条措施”要求,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视频调阅频次、加强承包商取证管理等手段,强化施工方案审查,把好施工审核验收关。抓实直接作业环节一次开工通过率,通过严格执行考核标准、与招投标挂钩、开工验收标准化等措施,实现一次开工通过率提升20%。从严承包商考核问责,1-6月下发督察令10份,隐患整改通知书13份。

  该厂绿色基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他们编制下发《采油二厂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推进方案》,成立1个领导小组、10个推进小组,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根据《绿色企业评价指标任务责任分解清单》,开展油田注、采、输、电、水五大生产系统能效监测、评价整改;制定采油厂“两清单”,划分37个评价要素,分阶段提出绿色发展目标。组织12个计划项目实施,完成第一批次270台高耗低效设备淘汰;完成两项环保隐患工程治理,消除58处重大环境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