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三门峡项目创誉浩吉铁路侧记

近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在湖北襄阳市召开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四电集成建设“示范引领 铸造浩吉精品 确保高质量开通”劳动竞赛表彰大会,该集团三公司三门峡项目部创新党建宣传文化工作的做法成为与会者追逐的亮点。
浩吉铁路是国家“北煤南运”重要战略运输通道,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陕、晋、豫、鄂、湘、赣七省(区),终于江西吉安,全长1813.5公里。由三门峡项目承建的工程从山西与河南省界至卢氏火车站,管段工程全长107公里,主要工程量包括电力、牵引变电、接触网、通信、信号、信息、隧道防灾、灾害监测等8个专业,以及浩吉铁路GSM-R无线网分别接入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郑州局集团公司核心网。
管段工程绝大多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道路崎岖,桥隧占比达79%,施工极其困难。
“浩吉铁路纵横千里,仅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就有9个工区在沿线参与施工竞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浩吉铁路正是展示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最好舞台。我们一定能干好!”面对重重困难,三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经理李瑞青表示。
按照电气化局指挥部“三保三创”(即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誉、创效、创新)的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实际,他们通过创新项目党建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用活企业党建文化建设软实力这个杠杆,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
——创新党建思想工作,把“纸上功夫”转化为激发生产要素活力的巨大动力。在各种生产要素里,人是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进场之初,项目部党组织就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工程与充分发挥党团骨干模范带头作用和突击队作用,抓好“三保三创”活动与建设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和团员示范工程,优质安全高效地建设浩吉铁路与创新铁道兵时期的“一营文化”,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浩吉创品牌”主题活动,成立党员突击队、工人先锋号和青年突击队,党团组织策划的各种形式的创先争优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创新考核机制,把“纸上功夫”转化为检验工作业绩的水准仪。电力、通信、信号、接触网等5大专业的经理围绕各自分担施工的分项工程“三保三创”等工作,与项目部签订责任状,将绩效考核与四电工程施工进度及安全质量挂钩,作为评选优秀管理者和双融合典型的依据。为确保工程进度,把工程日报制度、工程例会制度和红旗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以及青年文明号作用发挥情况结合在一起统筹考核讲评,使原本单纯的工程进度管理与党建工作紧密融合,使一些无职党员、团员和骨干,从“守望者”“参与者”“配合人”等“辅助角色”,向主人翁和责任人的角色转变。
——创新攻关机制,把“纸上功夫”转化为“孵化”两个成果的孵化器。与其他企业项目部的创新工作室建设不同,三门峡项目在建立创新工作室机制时,没有局限于攻克施工中的难点、重点和风险点,而是在这三点的基础上,把创新攻关与培育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了运作考核机制。引导各专业在开展创新攻关活动时,既要向攻关创新要科技成果,又要把攻关创新作为培育人才、锻炼人才的抓手,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向攻关创新要人才成长的成果。电力、信号、通信等5大专业创新攻关成员,主动与近年来加盟企业的员工结对子,同学习、同探讨、同交流、同实践、同总结,项目上下形成了一种结对攻关的浓厚氛围,攻关创新成效十分喜人,由电力、通信专业联合攻关研发的简易滑轮固定放线车设备,加快了电缆和光缆敷设进度。接触网专业团队蓄积全部力量参与攻关的在轨道车平板上加装操作平台,安装刚性悬挂汇流排的攻关成果,使原施工方案确定的3台梯车20人,减少到1台作业车6人,作业成本降低了50%,精确控制接触网吊弦测量、计算和安装工序,悬挂调整时间提高了,保证了工程整体进度。
——创新工匠精神,把“嘴上功夫”转化为建设精品工程的“对表器”。为了把浩吉重载铁路建设成为我国铁路货运示范线落到实处,他们以工匠精神精雕细刻,同时纳入党建示范工程,实行动态考核和交流。信号专业为了防止室内设备进入灰尘,对机柜采用塑料保鲜膜和防尘罩双层覆盖。在信号机械室采用玻璃防静电地板,既美观大方又方便维修。对信号备用电缆和通信馈线采用铝合金爬架,不仅线缆平顺,而且线缆固定得牢固。灵宝东信号机械室和灵宝东10KV变电所相继被电气化局指挥部授予党建示范工程。
(宋银雪 曹筱璐 郑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