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法
■ 梅雪风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湖州安吉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越,但是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正是环保。
中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近六十年,时至今日仍处于“蛮荒期”。从事环保之前,陈新法曾在建筑工程行业打拼了19年,2016年,他毅然转行投入环保行业,成立了浙江荣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环保科学技术研发,为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而默默奋斗。
经过3年多的摸索和打拼,荣浩环保已成为了环保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战斗力。
转行做环保是一种初心
今年54岁的陈新法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年轻时进入了湖州一家建筑工程公司,从事市政工程的相关工作,一干就是十九年。“刚开始没什么基础,我是从普通员工做起的。在什么位置做什么样的事,慢慢地就发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任何一件小事是全无意义的。”建筑行业讲究实干,陈新法年轻时的经历是充实且有成就感的,这也是他从容转行的原因之一。
2014年,机缘巧合之下,陈新法接触到一支科学技术研发团队。当时“五水共治”方兴未艾,这支科研团队正在为整治河流水污染展开技术研究,引起了陈新法的兴趣与关注。陈新法说:“我是湖州人,江南水乡。小时候,甚至在我年轻的时候,湖州的水还很清,那时我们都在河里洗衣淘米,后来就变了。做建筑行业的时候我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材,现在就干脆专心做环保了。”
陈新法对环保的关注不只是说说而已,2016年,他离开熟悉的建筑行业,投身环保事业,成立了浙江荣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心中的图纸画了出来并变成了现实。
变废为宝,为未来打基础
目前,荣浩环保的收入多来自后端的垃圾处理,其主要业务是处理湖州本地的生活垃圾,兼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省份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工业危险废料处理。
谈及垃圾分类,陈新法表示:“好多人都觉得中国垃圾分类意识和邻国日本相比更为薄弱,起步较晚,其实不然。相反,中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正如陈新法所言,事实上,1965年,北京的国营废品收购站就有2000多个。可惜的是,从80年代后,国营垃圾回收站的数量就急剧萎缩,到了1997年就只剩16个了。
我国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经历了一些曲折,新世纪以来才逐渐回暖。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社会催生出的新行业,其前景虽然一片大好,但当下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谓“百废待兴”。比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末端处理“两头难”,工业危险废料处理的产业缺口依旧很大,产能利用率依旧不足等,依旧困扰着整个行业。此外,大部分环保公司的营收也十分有限。入行直到现在,荣浩环保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陈新法也在不断贴补资金,扩大产业规模,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一旦市场成熟,荣浩就有足够的实力去开疆拓土。”陈新法很有自信。
随着2019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环保行业也迎来了一轮全新的机遇。社会上议论纷纷,在或赞赏支持或保留意见的种种声音之中,“垃圾分类”正式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事实上,住建部早在今年4月就发布了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上海只是一个开始。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将会有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创业不畏惧挑战,对陈新法而言,新的变化意味着新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仅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更是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机会。顺应市场和政策需求,目前荣浩环保的垃圾处理基地已经达到了一年10万吨以上的处理量,近年来这一数据呈现出了成倍增长的趋势。
解决飞灰处理难题
除了垃圾分类,荣浩环保还有另一大业务——飞灰处理。
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是环保行业中的一大难题,这种飞灰难以收集处理,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都有潜在的危害。目前垃圾废物焚烧产生的飞灰仍在采用传统的填埋法。“填埋的方式不是处理飞灰最好的方式,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陈新法如是说。
飞灰处理在国外早有先例,中国拥有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垃圾处理办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首先,我国人口多垃圾量大,且住宅以公寓为主,垃圾分散收集不便;其次,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垃圾处理尚未形成完全集成化和工业化的体系。所以结合国情,针对飞灰处理的技术难题,陈新法的团队力图在焚烧时解决飞灰的问题,使其可循环再利用。已经埋在土里的飞灰也需要挖出来,经过二次处理彻底解决掉。
“光是科研项目我们就投入了一千多万,日常还有各种各样的投入。这四年以来,我们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大概亏了两千万。”尽管企业连年亏损,陈新法却很有信心。飞灰处理技术研发成功后,荣浩环保未来的道路已经很清晰了,全国有巨大规模的飞灰处理项目在排队等候着。陈新法现在唯一惦记的还是垃圾处理技术跟不上处理量,飞灰填埋的再处理依然需要再努力,再创新。
行业的蛮荒期正是黄金发展期,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整个行业更多表现出的是团结和坚韧。为了能使行业迸发出更大的能量,尽早突破技术难关,解决环境问题,环保行业之间相互帮助,共享新技术。“只要一家企业有了技术突破,我们都会相互学习,借鉴他人的办法处理问题。从事环保这样一个行业,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会让大家欢呼雀跃。”陈新法说。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的成熟和虚拟化的普及及云计算的崛起给环保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浙江荣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陈新法的带领下,顺应时代潮流,稳固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拓展业务,一步一个脚印,率先在飞灰处理上取得了巨大的技术性突破。
谈及未来,陈新法目标清晰:“我们会继续将重心放在科研上,将公司的业务拓展到更多领域,比如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修复等,做一个面向整个国家、涉及多个领域的环保企业。”
做环保行业是干事业也是做公益,关乎国计民生与可持续发展,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可以说,投身于环保行业的企业家和科学家,是造得起“金山银山”,守得住“绿水青山”的先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