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吃肉的问题“马虎”不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李凤发 媒体人

  8月30日上午笔者刚刚向政协提了一个“多措并举应对猪肉暴涨问题”的建议,当天晚上就看到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新闻:《胡春华强调 稳定恢复生猪生产 着力保障市场供应》。中央领导强调的与我的建议在很多地方“不谋而合”,这说明,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是与人民群众相通的。猪肉价格不仅成了坊间热议的家常话题,也成为高层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样也说明,吃肉的问题“马虎”不得。

  猪肉的价格到底飙升到了什么程度?先来看一组数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18.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7.0%。8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更是达到30.56元/公斤,一天之内涨了2.2%,再创历史新高。据媒体报道,在北京的超市里,目前不同部位猪肉的零售价已经涨到每公斤24元到70元不等。按照每公斤40元的零售价来算,目前购买一吨猪肉竟然需要4万元。这样的猪肉价格到底是什么概念?以国内大宗商品盘面价格来换算,一公斤40元的普通猪肉,可以购买6.5公斤豆油,或21公斤玉米、11公斤国产大豆、7公斤白糖、4公斤苹果、65公斤铁矿石。

  此次猪价飙涨,主要归因于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市场供给偏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3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7月存栏数据也显示,400个监测县能繁母猪存栏环降8.9%、同降31.9%,生猪存栏环降9.4%、同降32.2%。但也有国际舆论认为,越演越烈的中美贸易战也是助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数据显示,中国买家从今年2月至5月取消了4500多吨的美国猪肉订单,一直到8月初才恢复采购一万零两百吨的美国猪肉。再者,因贸易战而变得更贵的美国大豆,也是养猪业的重要饲料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猪价暴涨。

  猪肉是中国老百姓最常买的肉类食品之一。不难发现,猪肉价格暴涨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生活、国家经济的重要因素。胡春华指出,保障供应事关民生,事关大局。胡春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措施: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坚决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要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户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养殖积极性。要大力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养殖、流通、防疫体系,积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支持绿色养殖发展,着力转变传统生猪调运方式,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就短期来说,保障猪肉供应宜采取以下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一是加大进口猪肉的数量。只要质量好,价格合理,就要抓紧进口,边卖边储备。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猪肉是人们的主要副食品,目前仅有40万吨的猪肉储备数量不足以应付突发情况,建议大幅度增加。另外,各种节日都要到了,猪肉的需求量会增高,要保证其价格不再快速上涨。二是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集贸市场、超市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巡查力度,规范明码标价,严肃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三是建立生猪产、供、销预警预报体系,通过对产、供、销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对比通过科学测算掌握的本地区大致所需猪肉销量情况,区分出现的不同情况,提早为政府和生产者做出预警预报,保障消费市场的稳定。四是建议实施精准补贴。具体为:1、分时段补贴,在重要的节假日加大补贴力度;2、分群体补贴,比如对处于生长期的学生适当加大补贴力度;3、分消费量补贴,比如一个家庭每日消费在1公斤以上的予以一定的补贴,每日消费在1公斤以下的则不予补贴等等。

  总之,吃肉的问题“马虎”不得,大家都可以想办法,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