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不怕“折腾”的朱洪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多数人眼里,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折腾,可朱洪言偏偏不服:生命不歇,“折腾”不止。

  要说“折腾”,那得从2014年国际油价呈断崖式下跌说起,打那儿起,朱洪言的直接感受就是:日子不好过了……

  1992年22岁的毛头小伙朱洪言被不少人羡慕着,为啥?他被分到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所属的河南油建公司当司机。那个年代这不但是个美差,还是倍有面儿的一个工作:离合一踩,油门一加,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大太阳也晒不着;工作轻闲,收入也可以,日子简直不要太舒坦。

  可这滋润日子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化,石油石化行业进入“寒冬期”而被打破。2017年公司面对一线主体岗位缺乏的现状,鼓励司机等普通岗位人员向主体岗位进行转岗。

  “转还是不转”得知这个消息,朱洪言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遍。

  “你都47了,还转啥啊,再晃荡几年你就退休了,踏实干好司机就行!”同事拍着肩膀开导他,但他心里总不是味儿。

  几经纠结,这个话不多的老员工主动递了转岗申请:从司机转到火焊工。消息一出,瞬间在单位里炸了锅。

  “你傻啊,放着轻松的司机不干,去受那罪。”说这话的人是善意的。

  “这年纪了,能学会才怪。” “他能干好吗,你看吧,他转了岗也干不了。”但也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笑话。

  各种议论声中,朱洪言却沉默了。对于年近五十的他来说,做决定容易,而能否成功转岗并经得起项目的考验才是真的难。他没精力考虑别的,一心钻进了转岗前期必要的理论学习中去。

  两个毫不搭边的工种,加上年龄带来的记忆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焊工实用手册》《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电气焊》这两本书他天天带在身上,就连睡前也翻一翻,“记性不好我得多看,我就不信我记不住。”凭着这股韧劲,他愣是一次性通过了理论考试。

  理论知识看书就能解决,这实际操作需要的可是实打实的硬功夫。没师傅带,他就盯着技能娴熟的火焊工作业动作琢磨,趁人家闲暇时间向人家请教。掌握操作方法后,他就天天泡在场地里“练功”。

  不久,他就作为一名合格的火焊工参加项目,并得到大家的认可。

  不过刚上项目时,他的确不适应,这个工种和司机相比劳动强度差距太大了。夏天四十多度的高温,全副武装不说,还得一直握着焊枪,一干活儿那热浪直往身上扑。尤其是济源油库项目,“那是真熬人”朱洪言皱着眉头说“光破拆队就换了三波儿人,甲方不停产,边运营边施工,我们从天亮得熬到半夜,那累得动都不想动。”

  这样的劳动强度下,他增了新病:腱鞘炎。但朱洪言看得很开:握了25年的方向盘,落下了颈椎、腰椎病,结果一转岗这块倒不怎么疼了。

  “零件都老喽,不是这疼就是那痒,正常。”他笑着说。

  工作虽然累了,可他的干劲却一点不低“岗位有肥有瘦,公司缺火焊我就干火焊,要干就得干好,让领导放心也让自己安心。”

  这不,他刚又考了“安全监护工证书”,用他的话说“转了岗,我这还要朝一岗多能的路上走呐!”  (王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