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年来,增值税改革为我们节省了约5900万元,企业也因此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自动化生产和商品研发,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近日,中外合资企业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金)总经理乾浩史兴奋地对记者表示。有类似感慨的企业家还有很多,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博对记者表示,“减税政策让我们有了大量‘可支配资金’,管理层决定调整下半年预算,增加研发投入,购入研发所用机器设备,招聘技术专家”。
这正是财税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展现出奋进和壮丽的发展画卷。其中,税收改革伴随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
制造业收获红利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
“今年4月份,共减税810万元!”上海大金财务部长黄敏华近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心中的兴奋。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申报期,由于增值税降低税率、扩大抵扣等一系列减税政策影响,公司又收到了一个有厚度的大礼包。
上海大金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1995年开始了中国事业的开拓之旅。20后的今天,大金空调在中国变频多联机市场中以约30%的占有率居第一。该公司也是中国税制改革进程中企业获益的一个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标志着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全面启动,呈现出多税种并进的态势,特别是营改增和增值税改革,不仅带来了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更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上海大金的成长与减税红利是分不开的”。谈及减税,黄敏华回忆起了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点的营改增工作,“自营改增以来,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上海大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黄敏华开始算起了“减税账”:2012年元旦,营改增试点工作在上海拉开序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首先纳入试点范围,虽然当时抵扣链条尚未完全打通,但由于空调运输、研发和技术服务费用等可以进项抵扣,当年还是少缴增值税约200万元。
随着试点的不断扩围和深入,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实现增值税对货物服务的全覆盖。据统计,全面试点后一年时间里,上海大金因增加可抵扣进项税额,少缴增值税1500多万元。
除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全面打通,2018年5月1日,制造业等行业的适用税率由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适用税率由11%降至10%,至2019年3月份,上海大金又少缴纳增值税2100多万元。今年4月1日,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税率、扩大抵扣等一系列减税举措出台,据测算,上海大金今年增值税又将再少缴纳6100多万元。
对于接踵而至的政策利好,上海大金总经理乾浩史说:“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在税收政策上的支持,单单增值税改革,近7年时间内就为我们节省了近5900万元,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自动化生产和商品研发。”其中,2018年设备采购支出比2017年增长了40%,研发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了将近90%,这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减税降费也使外资企业成为受益者。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德资企业,主要产品为电梯及相关部件,国内销售占比95%以上。增值税虽然是价外税,但是会影响现金流的变动,税率大幅下调使公司增值税税负降低,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减少,现金流出变少,利润总额增加。
该公司总经理陈博对记者表示,因享受减税政策形成大量“可支配资金”,管理层决定调整企业下半年预算,增加研发投入,购入研发所用机器设备,招聘技术专家。
陈博说,中国政府持续出台减税降费“大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外资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相信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更具创新活力,也更加坚定将上海研发制造中心打造成为蒂森克虏伯电梯全球研发制造中心的信心。
七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6.3万亿元
增值税改革落地生根,自然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深耕细作。每次新政策的出台,都伴随着宣传辅导的紧密跟进和基层税务部门的服务。
谈到税务部门的服务,黄敏华说,每次新政颁布后的第一时间,税务部门都会上门调研或辅导,宣讲最新政策要点,听取意见建议,解答实际问题。有些问题往往牵涉其他多个职能部门,他们还会主动去了解情况并协助解决。
上海市闵行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随着增值税改革不断推进,今年闵行区5200余家一般纳税人制造企业预计减税逾15亿元。为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税务部门将深化纳税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致力于在减税降费中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迸发无穷活力!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营改增等政策措施累计减税规模超3万亿元,2018年减税降费规模1.3万亿元。2019年减税降费规模目标为近2万亿元,如此,2013年至2019年累计减税降费规模将超6.3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正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减税降费决策部署,改革政策红利持续有效释放,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不仅推动全市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持续向好,也为落实自贸试验区、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以政府税费收入的“减”,换来了区域市场主体活力、居民消费能力、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包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