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融创论——自主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之创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十年前,谁也不曾料到,一群风尘仆仆的快递小哥,在日后竟成了我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人群之一。这个变化告诉我们,只要有适当的企业生态,创客将无处不在。中国创客作为“双创”时代的一个群体力量与时代名片将对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影响深远。他们正朝着成长为企业家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创商”源力:IQ、EQ、SQ

  “创商”是指创客创业创新能力的“商数”。它是学习力、思考力、敏捷力、执行力、机运把握力、抗压力、抗扭力、修正力等的综合体现。在初创企业生态构建中运用《长盛力——缔造富有灵商的管理文化》中“梁氏理论”三段论来揭示其奥妙,对创客将提供一定的有益帮助。

  它意味着创客在参与“双创”、推动自主创新中,第一阶段是以IQ(智商)为主,表现为专利或专有技术、产品或服务;第 二阶段则是以EQ(情商)为主,善于调控、借势借力与跨界融合,即整合“专利”“标准”“天使”“创投”“基金”等资本与社会资源为要义;第三个阶段是以SQ(灵商)为核心,善于激活心灵的休眠基因与隐形力,激发各类创新性资源和找到创新的“爆点”,特别是聚活创新型人才,形成拥有持续创新能力、人本文化主导的长青品牌。

  (二)交易定位:换利益、换时间、换情感

  创客要创业成功并率领自己的团队早日成长为“小巨人”“隐形冠军”或“独角兽”,除了找准创新创业的基本方向、必要资源支撑外,还必须找准市场与创意的结合点,尤其是交易定位。

  “换利益”是起步。要按市场经济的法则建立起较为科学的相关创意、投资、人本、渠道等现代创业原始资本的股权利益机制,并带给消费者切切实实的利益。

  “换时间”是关键。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的互联网体验消费时代,人类进步都在与时间赛跑,眨眼工夫便可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与用户零距离、个性化服务就是用时间换空间的结果。

  “换情感”是趋势与终极消费。人们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只有精神消费才是不可能穷尽的。需求升级迭代,除了科技创新创造新需求外,如何解决宇宙世界中人的“肉体”“慧体”“灵体”的有机统一,是未来科技发展与哲学所面临的难题。其中,人类灵魂归宿便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最大的市场。无论是当下最热的“人工智能”,还是未来的“脑机互联”等,要满足人的情感需求与爱的切换是否存在“天然屏障”?如何深度实现人们美好价值中的“换情感”?如何实现人欲的最高消费层次?都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与机遇。

  (三)升级路径:创客、黑客、极客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是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具有不断扩大的认识能力,从而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发现并掌握它们的规律。人类文明史是一条创新之路,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升。以新一代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不断颠覆我们的认知,改变着我们的生态边界,人们从创客、黑客到极客无不闪现着创新思想的光芒。

  1.创客

  “创客”是指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甚至把创新作为信仰,勇于创新并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个人或群体。创客是用行动干出来的,而不是用语言吹出来的。创客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爆炸,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及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转变。面向知识社会、数字经济的创新2.0模式,消融了创新的边界,用户都成了创新的动力、创新的主体。从发展趋势看,创客空间必将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场所,也是技术积累的场所,必将成为创意产生、实现以及交易的场所,从而成为创业集散地。

  从创意到实现创意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创意产品到形成商业模式,再做成稳固的盈利模式,又是一个飞跃,每一个飞跃都不容易,都意味着有失败的危险。当创意及其实现有成为新商业模式可能的时候,创业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一旦有创业的想法,就要去思考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搭建创业团队。借助互联网和新工具,创客们实现了产品自设计、自制造,成为创新2.0时代的造物者。同时,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精神的指引下,人类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当然还有人自身的文明,正在发生巨变。

  从古至今,中国不乏创客。孔子开创了中国的平民教育模式,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现代中国还有“天眼”,科大讯飞语音处理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人类先河等,中国创客对自主创新战略的贡献巨大。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赋予了“创客”更多能量与勇气和信心,将激发更多创客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创客呢?以“彪悍的人生”闻名的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认为,创客应该具备以下8个方面的思维意识:超强的目标感,积极促成目标达成;自我驱动,自定义目标和任务;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擅长高效地解决具体的问题;只关注具体的问题和具体方法;总是让自己处在不舒适区;总是在不断地找寻并找到机会;有很强的协作能力和资源拼凑能力。

  2.黑客

  “黑客”原指“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件或网络的人。”到了今天,“黑客”已经发展成“互联网+”时代激发与推动技术创新领域创客的一个独特而更高级的群体。因此,广义的黑客是指能探索发现技术、标准、运营等漏洞、缺陷或瑕疵,勇于打破现有规则,突破现有技术壁垒,创新发现与捕捉新机会,提出新问题,找到新途径的“弱强变”专家。他们有着与常人差异化的价值观和追求,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和独有的技能,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由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的黑客组织。其实,除了极少数的职业黑客以外,大多数人都是业余的黑客。未来的职业聚焦方向是软件设计师、网络专家、信息安全专家、网络战指挥官等,甚至成为“极客”,创造出新的业态、新的创新平台。

  为了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黑客”,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新时代普世价值观驱动其自我约束的行为模式非常重要,我以为下述几点可以与之“对话”:

  让自己爽,让别人和生态不爽,你就是危险品;

  让自己不爽,让别人和生态不爽,你就是废残品;

  让自己爽,让别人和生态也爽,你就是正品;

  让自己不爽,让别人和生态爽,你就是贡品;

  让自己爽,让别人和生态特爽,你就是优品;

  让自己特爽,让别人和生态最爽,你就是极品。你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人见人爱的“极客”。

  3.极客

  “极客”是美国俚语“Geek”的音译。随着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这个词含有智力超群、灵商盖世和极端努力的语意,又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现代“极客”更多有一种在互联网时代创造全新的尖端与颠覆性技术、超爆的商业模式和超高人气的时尚潮流的寓意。

  “极客”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显形力量上。崇尚科技、自由和创造力的极客精神正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新的意识形态和无与伦比的隐形力。随着极客概念的大众化,市场出现了更多迅速响应极客文化、推广极客概念、追随极客精神的个人和组织,如各种软件、电影、极客社区、品牌等。他们在各种BBS里发表代表个人观点的帖子,有些高级Geek则以编写共享软件为乐事。

  如果说黑客是地下的点对点的进攻或者点对面的防卫,极客就是公开的智慧分享。极客将带来人类社会更大的进步和更多的喜悦。他们代表人类突破自身禁欲与地心引力并创造更先进生产力,力求早日自由翱翔太空的“自主创新”和“快乐共享”的精神与追求更高、更快、更美未来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