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首设“出口馆” 川茶大步进军国际市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5.png

●本届茶博会首设“四川出口茶叶馆”。 郝飞 摄

  5月3日,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茶博会以“精制川茶·精致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近千家企业参展,四川茶企参展数量达到430余家,创历史新高。

  本届茶博会上,首次设立的“四川出口茶叶馆”、举办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新举措引来了参展客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和好评,也折射出川茶产业的发展新思路。

  川茶西进

  积极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希望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把川茶卖到欧洲。”5月5日,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举行的一场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上,意大利茶业与花草茶协会主席马克·贝托纳的话,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交流会上,雅安市友谊茶业有限公司推出了专门出口的黑茶“甘弘”,并宣告正式进军“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参展的川茶集团,也晒出了公司首批出口茶产品,并于几天前,在企业总部与德国茶叶经销商签下了1000万欧元的调味茶供货订单。参展的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也在几天前签下了100万美元的乌兹别克斯坦绿茶直供订单……茶博会上,一场川茶西进的大幕正徐徐开启。

  “欧洲人喜欢喝红茶,但主要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四川茶叶进入欧洲人的茶杯。”马克·贝托纳表示,四川是茶业大省,绿茶、红茶和黑茶等茶叶产品具有独特的魅力,目前欧洲市场对川茶的关注度正逐步增加,川茶要抓住当前的机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在“出口红茶赚外汇”的时代背景下,四川是全国茶叶出口大省,出口总量占全国的1/3,但后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改变,曾经的茶叶外贸公司纷纷倒闭,出口茶产业渐渐凋零,但四川的茶叶出口基础仍在。

  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川茶品牌促进会会长段新友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川茶走出去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世界44亿人口,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蕴涵着巨大的饮茶市场。借力‘中欧班列’、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行动,必将进一步扩大川茶影响力。”四川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表示,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6万吨左右,同比上升2.7%,绿茶占比超过80%,出口地以中亚和北非地区为主,而在欧洲和日本等地,还有更为广阔的红茶、黑茶消费需求,这些都是川茶的巨大市场。

  搭建平台

  希望提高川茶国际品牌知名度

  尽管茶博会前夕,四川茶企频频签下出口大单,但要助力更多茶企走出去,还需要搭建更多平台。

  “今年首次设立四川出口茶叶馆,就是为了拓展川茶市场,提高川茶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四川省首次举行出口茶叶推介,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将四川茶叶推向国际。此次参与展示的企业有10家,从20家报名企业中筛选而出,代表了川茶出口的最高水平。

  平台搭好了,各家茶企也表现积极。“此次参展,我们带来了130余款产品,用于出口的占到30%,开辟国际市场,将是川茶产业未来的方向。”川茶集团副总裁樊凯歌说。“以前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现在内部工艺做好了,产品出来了,道路也通了,公司的战略逐步转向出口市场。”雅安友谊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不过,要提升川茶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段新友认为,光有积极性还不够,必须补上短板。“去年四川年出口茶叶4万吨,但以间接出口为主,比如,绿茶的出口渠道就大部分掌握在江浙湖广等省份的企业手中。当前整个出口茶产业属于恢复性增长期,做大出口市场,我们有优势和条件,现在缺乏带头企业,缺乏熟悉国际茶叶交易规则的人才。”段新友认为,做绿茶出口,还需要从培育企业、打造品牌、畅通出口渠道等多方面发力。

  推动更大规模“川茶出川”,四川省已明确方向。不久前出台的《精制川茶产业培育方案》明确,四川省将把川茶作为“万企出国门”“千企行丝路”活动的主拓产品,全力促进川茶出口,力争到2022年,建设200万亩川茶出口备案基地,培育5000吨以上茶业出口企业集团5家,川茶出口值达到10亿元。(樊邦平)

  5月3日,第八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组委会为首次公开评选的“四川十大茶叶企业”和36家“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使用企业授牌。此次授牌,标志着川茶产业第一方阵集体亮相。

  2018年7月,川茶区域品牌“天府龙芽”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为规范使用“天府龙芽”地理标志,四川省制定并实施“天府龙芽”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今年1月,省川茶品牌促进会组织省内相关专家对申请使用地标的企业进行评审,评选出首批地标使用企业。省川茶品牌促进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授牌的36家用标企业都是各大产茶区的龙头企业,它们和四川十大茶企共同构成川茶产业的核心力量。“凡使用这个标志的都是特级以上产品,我们率先实现川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在全国茶叶行业都是一个创新。”

  日前发布的《精制川茶产业培育方案》明确,四川省将在川茶优势产业带和集中发展区布局川西名优绿茶、川南名优早茶、川东北富硒茶、川中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藏茶6个精制川茶加工区,认定300家精制川茶清洁化加工示范企业,并形成以宜宾川茶集团、峨眉山竹叶青、广元米仓山、雅安蒙顶山茶业、川红等5个销售收入10亿元至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为引领,邛崃花秋、四川早白尖、巴山雀舌等20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本次茶博会以“精制川茶,精致生活”为主题,布展面积5万平方米,设五大主题馆,将突出展示四川省名优绿茶、红茶、黑茶、茉莉花茶等“一主三辅”茶叶产业。其间,还推出四川出口茶叶、“天府龙芽”地理标志首批使用企业等主题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