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红兵
最美的爱的见证,是一片天天盛开的花海。有一座花谷缘自“爱情”而生,谷主范世明是成都郊区土生土长的一位农民。“你给我爱,我给你一片花海!”对妻子的爱为窄,花海为媒延展出无限的宽,他把爱播散到千家万户,情满人间。
一曲凤求凰,蜀地再添浪漫爱情故事。
“凤”啼鸣,花满谷——因为有爱,所以自古凤来鸣;因为有情,所以至今花满谷。与其说四川彭山凤鸣花谷是花谷,倒不如说它是爱情谷。
两个人的爱情虽然“窄”,把情与爱播散到千家万户却成了“宽”。于是,爱在虚怀若谷的谷间落地生根,情在鸟语花香中繁衍生息……
(一)
一朝春尽,花期谢了谁?这里却永远是春天,花期不尽。4月11日,2019彭山新春花海文化艺术节在凤鸣花谷开幕,看见花海中浪漫的情侣,让人感到赏心悦目。没有山盟海誓,鲜花却是见证,花海承载着那一片蔓延的爱。“你给我爱,我给你一片花海!”对于花谷,范谷主告诉记者说,妻子刘三姐喜欢花,这是送给妻子的一片花海,一年365天,每天都可以看花。
风赶来,云赶来,流动着的花赶来,欢唱着的鸟赶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不约而同地赶来……本报记者多年来见证着范谷主的发展之路。这是一处真正的花卉观光农业所在,别的景区种植的鲜花基本上是只供园区参观者观赏,凤鸣花谷的花儿却可以同时上市销售,走向千家万户。即使不做观光这行当,凤鸣花谷也能“自我生存”,保持鲜花四季常艳。
凤鸣花谷的花儿可以走得很远,刘三姐把花批发向川内各地乃至出川,你大概想不到,你在大街上、花店里买到一束各色鲜花杂陈绚丽缤纷的新鲜插花,其中或许就有范谷主种的花。
除了凤鸣花谷,范谷主夫妇在四川的龙泉、双流、仁寿等地也打造有花卉生产基地。非洲菊、天堂鸟、北美冬青……这些花卉的产量,都是在川内坐第一把交椅。如今的规模全靠自己打拼出来,范谷主从事生产,刘三姐主管销售,两个人把自己的事业运作得风生水起。
从3年以前园区规划打造至今,凤鸣花谷在四川已小有名气。范谷主为人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的开创者,曾经打造出的蝶彩花卉基地数千亩花海规模蔚为壮观。当地原本定位为仁寿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生态蔬菜产业。源于蝶彩的带动发展,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应运而生。
2018年,凤鸣花谷举办了“花谷女神”大奖赛,诞生了“女神”。但对范谷主来说,他的女神还是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刘三姐每天一早安顿好市场的事,就会陪伴范谷主到工作现场。最宽广的爱,其实就是一直陪伴。

芍药花在花谷绚丽绽放
(二)
范谷主最初的创业动力来自于多挣一点钱养家糊口,现在却是缘于兴趣。范谷主是一个朴实的、爱极了土地和花卉的人,从2002年岁末以来,近17年间埋头打理自己的花卉基地,如今已成为地区花卉观光农业的领头人。其中的辛苦是很多人所不能忍受的,而他坚持下来,并不断迎来事业飞速发展的更高峰。
种花之前,范谷主在成都赖家店开家电维修店,刘三姐在附近的三砖厂做家电销售,夫妻俩珠联璧合,比翼双飞。当时,可以说夫妻俩正处于家电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时候,范谷主告诉家人,自己不再从事家电,转而去租地种花。
“那是2002年12月15日,我们在成都龙泉西河租了25亩地,开始种植花卉。”在谈到为什么会突然从家电转向花卉时,范世明表示,那个时候自己很爱去三圣乡玩,有个同学在做花卉生意,受此影响,再加上妻子爱花,而且觉得花卉的市场前景很大,于是就毅然决然地决定转行。
这个时候,父母姐妹等家里人都不理解,也不同意他这样做,甚至刘三姐尽管挺爱花,也持反对意见,在众矢之的情况下,范谷主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刘三姐虽然对其行为不支持,不过在范谷主做出选择之后,却和丈夫一起吃苦、打拼。
鲜花艳丽夺目,种植起来却十分辛苦。为丈夫分忧,她放弃了“安逸”的家电销售,在最艰难的时候和范谷主一起挺过来,一直相依相伴。
(三)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困难,一是技术难题,因为之前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所以得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其次是资金困难,第一年我们租25亩地,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只种了一部分地,而且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做,那一年的大年三十,别人都在团圆、休息的时候我都还在干活,天黑看不见,我妻子就拿电筒给我照着。”说起创业之初的情形,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外面那一大片盛开的鲜花。
冲破最开始众人不解的目光,踏踏实实地开展自己的花卉农业,他和妻子分工,分别负责种植和市场,一步一步不断发展。首先攻破技术难关,他向同行学习,看书学习,订阅与花卉有关的报纸杂志,到昆明、上海等地向专家学习,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马上拍照并请教相关专家。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学习、积累经验,种植技术才日臻完善。
每天早上骑摩托车载着花去花市上买花,这是持续很多年的运送花卉的形式。最开始只有一个摩托车,范世明骑着,载着妻子和花。他说,以前凌晨两点就要把花送到市场上,冬天的时候,下着雪,凌晨骑车到目的地时,胸前总是被雪覆盖成白色。后来扩展到三个摩托车运送花,在后来才是用面包车送货,其艰辛可想而知。
“虽然刚开始很辛苦,不过资金和技术的困境都在慢慢克服,尤其是看到自己种的花卉开始盛开,规模渐渐扩大,由最开始盛开几十支、几百支、几千支,到漫山遍野的花朵,这个过程中心里是美滋滋的。”刘三姐说。
(四)
谈到花卉的销量和客户的时候,范谷主和他的妻子都显得有些自豪。范谷主坦言,他们家的鲜花根本不愁销路,尤其是非洲菊,常常是一拿到花卉市场上就被一抢而空了,而且他们在成都市场上拥有一定程度的非洲菊的价格话语权。
范谷主种的花品质高,而刘三姐培养的客户的忠诚度也是极高的,甚至有不少超过10年的老客户,从他们开始从事花卉行业以来,就一直认准他们家的产品。为什么客户会有如此高的信赖呢?那是缘于他们对客户的真心。举例来说,当非洲菊的市场批发价格每束在20元时,他们对老客户的开出的价格可能会是15元。可能在当时是少赚了钱,不过从长远来看,却是值得的,这就拥有了很大一批忠实客户。此外,花的质量也是很有保障的,他们会挑品质最好的花卉给顾客。比如,客户预订2000支非洲菊,他们会采摘3000朵,然后把品质好的挑出来给顾客。如此一来,就进一步地加深了客户的信赖。

花谷在建园之初已美不胜收
在交谈间,就看到有外地的顾客发来短信预订鲜花,客户将费用打过来之后,范谷主他们就会将新鲜的花寄给对方。其信誉度,从中可窥一斑。事实上,从他的言语间,可以看出,他们那种朴实、真诚、脚踏实地的精神,也正是他们这种以真心换取真心的方式,才赢得了市场与客户的好评和青睐。在如今越来越讲究信誉度的环境下,这种精神是他们发展历程中永存的优势。
范谷主用农民版淳朴的态度对待土地,以真诚的心对待客户,也用对社会的大爱来发展产业。“农业也可以发展成高端产业,必须合理调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产业链,提升就业率、促进周边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再生能力,同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代际利益平衡。”范谷主如是说。
而说到凤鸣花谷,这里已是极富想象空间的所在,园区一二期项目建设至今,开园之初所规划的七色花区,如今早已不止于七色。为什么会1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花卉事业?范谷主表示,这是对于妻子的爱,还要有兴趣,只有真正喜欢做这个事情,爱种花,才能坚持下去,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来自妻子的支持也是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现在,他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夫妻俩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也干劲十足,其事业又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